前几年经常发生统计局和国外的经济数据相反的情况,但是这次连我们内部的都出现经济数据打架:8月服务业PMI财新为51.5,比上月下降1.3百分点,而某统计局服务业PMI为53.4,上升0.4个百分点。而同样的财新制造业PMI回落了0.2百分点,到50.6,统计局为51.3上升0.1,一般来说,一口锅里面的汤,咸淡应该是一样的,可是偏偏有时候众口难调,出现了不同的评判。要知道,投资分析师是依据PMI数据做经济扩张/收缩周期判断的,如今出现了两个方向相反的经济数据,那么,问题来了,我国经济数据到底处于收缩周期还是扩张周期?
当然,统计局和财新各有统计口径,你不能说谁对了谁错了,这都是不客观的评价。比如财新,其着眼的样本量比较少,而且大多为中小企业样本,或者私营比例比较高,而统计局的口径是数千家大型企业,其中有很多是国企。这当然能够从表象反应出一些问题。如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依然是增长状态。所以体现为更多的资源向大企业,国有企业集中,而民营企业处于收缩状态。
我们不谈论国企和民企的重要性,因为这个问题无解,很多人会有自己的答案,个人认为这些数据说明我们昨天的那个观点可能是正确的:基建所带动的经济空间从数据看并不是很理想,而且我们对于通胀的判断可能和财新也有一点接近,即:由于原材料价格上升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从而影响了企业毛利,并且促使采购金额下降。
目前的明扩张实缩的经济特状态不能称之为滞胀,但是足够的警示了管经济的各个主部门,需要更实在的用技术和双手创造财富,而在刺激方面需要保持必要的克制。很多投资人可能对于滞胀还有些陌生。实际上这是个简单的概念,也就是经济上行动力不足,但是价格却上升。这和通胀不同,大多数经济学都认为,通胀可以带动经济发展。价格上升之后,只要下游需求大,那么上升的价格会被下游商品所吸收,由于有需求,普通消费品上涨,整个社会只会有更多人投入更多的资金。
然而滞胀则不同,价格上升伴随下游需求不足,导致了上游生产者动力不足。从PMI的结构看,实质上制造业如今的分歧还算可以,最大的分歧还是在服务业。从财新的PMI数据看,服务业销售和采购价格都上涨,而从统计局看这两个价格都是下降的。如果数据没有错误,而基建又服务为主,这说明一个现象,就是规模以上企业、国企获得政策红利相对来说比较多,而规模优势的体现使得需求方更加集中,有了规模效应在压低上游供应商价格方面优势也提升了。
对于投资人,我们得出几点结论:1、基建的红利即使存在,也是向规模化企业聚集,所以龙头企业获得更多的好处。但是龙头企业体量本来就大,以前已经胃口很大了,如今这点增量对于促进盈利的增长,可能不太明显。2、上游供应商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也许是阶段性的,供需将更加复杂。3、如今依然是要选择细分行业龙头企业。4、谨防央行跟随美联储,在九月底进一步加息。
当然,也许这次两个数据的差异,仅仅是因为抽样统计的样本问题。学过统计学的一定知道,只要是抽样,就有误差,但是方向相反,实在需要我们为民企的未来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