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了费雪在20世纪30年代的这段分析之后,我最近又看到现任奥巴马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克里斯蒂娜•罗默的一篇演说稿。罗默在学术界的声望源于她解释“大萧条”的原因,尤其是对终结“大萧条”的原因。在这次演说中,罗默总结了“大萧条”为当前形势提供的六个教训。
教训之一:小规模财政刺激政策作用有限
在发表于1992年的一篇文章中,罗默认为,财政政策并不是美国经济走出“大萧条”的决定性力量。这并不是因为财政刺激在本质上无效,而是因为所采取的财政规模不足。正如罗默所说的,“当罗斯福于1933年就任时,真实GDP低于其正常情况30%多……1934年,财政赤字的增长度达到GDP的1.5%”。
教训之二:即便利率接近零,信用扩张依然有助于治愈经济衰退
罗默认为,实际上,驱动货币扩张(金本位制度下货币体系的一个特点)的是财政部,而不是美联储。1933年4月,罗斯福宣布暂停美国兑换黄金,并对美元实行贬值。当美国在新高价位_L恢复金本位时,黄金大量涌人美闰,这就可以让财政部发行与美联储票据可互换的黄金(gold certificates)。正如罗默说的那样,“最终的结果,就是以货币和储备形式的货币供应在 1933年到1936年期间年均增长了近17% ”。罗默认为,这种“贬值带来的货币供应膨胀,打破了探索循环”—这也是支持罗默上述观点的实证证据。
教训之三:不要过早压制市场动力
货币供给膨胀似乎给真实经济带来了令人瞩目的增长:美国经济在1934年实现了11%的真实增长率,1935年增长9%,1936年继续增长13%。这诱使美国政府认为,一切都将繁盛如初。因此,到了1937年,财政赤字减少了美国GDP的2.5%。同时,美国政府收缩货币政策,罗默提到,“美联储在1936年和1937年分三步将储备金限额提高一倍”。由此,她得出结论:"1937年的政策错误转向,让大萧条又多延续了两年。”
教训之四:并肩而行的金融复苏及真实经济复苏
罗默指出了真实经济复苏和金融复苏之间密不可分的属性。这与我们的分析不谋而合:在债务通缩环境下,银行并不是真正的问题根源,它只是问题的表象之一。当前的美国政策似乎只是定位于“修复金融体系”,伯南克的言论足以说明这一点,“如果金融市场和银行不稳定,经济就不可能复苏”。这样的观点似乎有悖常理,在罗默看来,“强化真实经济有助干改苦金融体系的健康。银行利润从1933年的巨亏转变为1935年的暴利,并一直延续到‘大萧条’结束为止”。
当时,银行实现盈利似乎更能让投资者兴奋不已。坦率地说,如果一家银行在这种环境下不能报出利润,它就会受到投资者的鄙视和遗弃。尽管银行的盈利环境异常恶劣,但他们很少会因此而丧失流动性。如果你在今天开办一家企业,那么,开办银行显然是一个非常有诱惑力的选择。但是,历史上的惨痛教训决不可忘记。正如约翰•哈斯曼(John Hussman)指出的那样,“上一周,投资者还在为花旗集团前两个月的经背利润而激动万分,但是,这只能说明投资者很可能并没有完全理解‘经营利润’这个词的真正含义。或许花旗集团已经分崩离析,潘伟迪(Vikram Pandit,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已经在停车场里卖柠檬,但花旗依旧会报出一个漂亮的经营利润。”
教训之五:全球扩张性政策面临压力
考虑到当前的全球性经济衰退,罗默对竞争性贬值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观点:“放弃金本位,增加国内货币供给,是20世纪30年代世界各闰经济先后步人复苏的关键性因素……这些举措共同造就了更低的全球(真实)利率……而不是仅仅把通胀从一个国家扩散到另一个国家。”
这也是阿尔伯特和我最近一直讨论的问题。我们一直在思考,竞争性贬值(从汇率角度看,它显然是一场零和游戏)是否能给本地货币供给带来足够影响,从而提高通胀预期,最终导致相关国家出现通缩。罗默本人似乎很赞同这种观点。
教训之六:“大萧条”必将永久性地离去
罗默归纳的第六个教训或许对投资者了解当今市场有所启发。她认为,“大萧条”终究要走到终点。正如罗默所言,尽管财产损失令人扼腕,金融市场混沌不堪,信心的丧失更是几近彻底摧毁美国人对资本主义的基本信念,但经济最终还是走上复苏之路。实际上,1933年到1937年期间的经济增长,已经达到人类历史上在非战争时期的最高点。如果美国不是在1937年像其他国家那样,采取令人窒息的遏制性经济政策……肯定会在“二战”爆发时实现完全复苏。这不由得让我们联系到,蔓延于当下社会的无病呻吟或许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