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股真的比成长股更危险吗?这个简单问题已经成为现代金融领域诸多分歧的焦点。市场效率的信徒们认为,价值溢价只能是投资者承担基本风险的结果。而行为论者则认为,价值上涨通常是因为投资者为成长而过度支付等错误的结果。通过对诸多风险衡A指标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价值股并不比成长股更危险(甚至风险度更低)。从风险角度解释价值溢价,和有效市场假设的其他观点一样枯燥无味,毫无意义。
我一直主张以行为学方法认识市场。但是,为落实我倡导的方法,避免“确认偏误”问题,我还是决定看看能否找到证据证明,像很多有效市场假设支持者说的那样,价值溢价源于风险因素。
从最基本的层面上看,金融理论者直接用标准差来衡量风险。我认为这样的认识是荒谬的。不过,即便没有我的怀疑,即使按照他们的标准,我们仍然可以发现,与成长股相比,价值股的收益率相对较高,而风险则相对较低。这与传统理论中风险与收益相对应的基本原则完全相悖。当然,要说服他们放弃对有效市场假设(EMH)的信仰并不容易,他们最后的武器就是贝塔系数,在他们看来,价值股拥有更高的贝塔系数(超额收益)。但现实的证据再一次击碎了他们的畅想。在实践中,价值股的贝塔值往往高于成长股。这无疑是对EMH的又一次打击。
但EMH阵营绝不会轻易言败,他们对此的反应是:只要在大盘普遍走低时,价值股才具有明显的风险性。但是在实证证据面前,EMH的这些辩护绝对不堪一击。例如,在1950 -2007年市场最惨淡的10个月里,整个股票市场的月平均收益率下降13%,价值股下跌12.5%,而成长股的月平均收益率下降幅度则接近18%不甘示弱的EMH死党们还有一根救命稻草,他们声称,价值股在经济衰退时表现更差。不过,面对现实数据,这样的说法依旧难以令人信服。例如,按照怀特模型(Wright,取决于收益曲线的斜率和短期利率的水平)得到的衰退概率表明,即便经济出现衰退,价值股相对于成长股的溢价(价值股超过成长股的年均收益)仍然接近8%。这与经济扩张期间10%的情况并无太大差异。EMH的倡导者们总希望我们能相信,价值股的表现总要超过成长股,因为它的风险更大,但现实中的证据根本就不支持这一点。针对长期指标的检验表明,价值股并不比成长股更危险,甚至风险度比成长股还要低。因此,和有效市场假设的其他观点一样,从风险角度解释价值溢价同样空洞乏味,毫无意义。
价值股真的比成长股更危险吗?这个简.单问题已经成为现代金融领域诸多分歧的焦点。市场效率的信徒们认为,在长期内,任何超额收益都是风险溢价,因为在他们的世界里,风险和价值是一一对应、休戚相关的。
但是在证据面前,他们总是习惯于保持沉默,因为这些证据总会无一例外地表明,风险和收益并不存在密切关联。它的另一个前提假设,价值上涨通常是因为投资者的错误带来的。
不过,为落实我倡导的方法,避免“确认偏误”问题,我还是要对有效市场假设(EMH)的证据进行检验。也就是说,我想看看,是否真像很多有效市场假设支持者说的那样、风险确实是解释价值股实现长期超额收益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