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蒙吉尔:从店铺助理到亿万富翁
蒙古尔在奥马哈长大,少年时即开始在巴菲特祖父的杂货店工作。然而这两名男人一生永远不会满足(蒙吉尔当时7岁)。“巴菲特家族商店提供了个非常理想的经商入门学习场所,”蒙吉尔说“那需要艰苦而准确无误地工作至深夜,这造成了包括我在内许多青年人(以及稍后的欧内斯特孙子沃伦)试图寻找一个更轻松的职业,并能在那里愉快地完善自我。
1.法律与投资
从哈佛大学法学院毕业后,蒙青尔在美国洛杉矶成立了一个律师事务所。他和巴菲特于1959年相聚,谈话的主题是投资,巴菲特试图说服他投资比从事法律工作更有利可图。“我告诉他,法律作为业余爱好是不错的,但他可以做得更好”巴菲特的论点确实有一定的份量,因为蒙吉尔在1962年设立了一个投资管理公司。他的投资组合集中于极少数股票因此,其业绩表现的波动性大于多数基金。他努力寻找那些价格明显低于内在价值的股票,在接下来的14年中,尽管遑遇1973年至1974年的熊市,但他创造的平均年度收益率仍然达到19.8%这是市场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
在整个1960年代和1970年代,这两个男人经常在一起讨论投资学,偶尔购买同一家公司的股票。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当蒙吉尔把他的一些股权合并到波克夏以后,他变成了一个股东。
2.个性
蒙吉尔是俭朴的,但不是一个守财奴。他常常乘经济舱旅行,但却捐款给英国慈善机构乐施会(Oxfam)。他很诙谐(以枯燥无味的方式),但有时达到生硬粗鲁的地步。他曾说,“在我一生中,从未有人说过我谦虚。尽管谦卑是我很欣赏的特质但我不认为我完全明白我投资的全部股票。在1998年度波克夏股东会议上,一名质问者询问有消息说解决附属公司的价值问题是为了他自己。巴菲特开玩笑说,“噢,好人先生”他将提出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学者形容为:“我甚至无法归类的一种痴呆症”。他对投资银行分析师的能力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尊重,正如巴菲特在波克夏1999年报告中叙述的以下放事:
1985年,一家较大的投银行答应出售给斯科特·费策尔,但竟价者很多——不过最终没有威功。对于这次失敷,我写信给拉尔夫·舒伊(RalphSchey)——斯科特·贵策尔公司当时和现在的CEO,表示有兴趣购买这家银行。我从来没有见过拉尔夫,但在一个王期内我们达成了一个协议。很遗憾,斯科特·贵策尔关于投资银行的业务约定书在销售额的基础上再提供250万美元的手续费,尽管它与是否能找到买主无关。我猜首席银行家意识到他应该为他的付款做些什么,因此,他慷慨地为我们提供了他的公司准备好的斯科特·貸策尔协议书的副本。查理以其一贯的机智回答说:“为了不去阅读它,我愿意支付250万美元。”
蒙吉尔非常敬佩巴菲特的才智,但认为有时候有必要限制他的热情。巴菲特称他为“可恶的性情乖僻之人”,戏弄他在公开会议上不愿意给出豪爽的答案;“查理不会为诺言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