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曾说,我的投资“血统”中80%是格雷厄姆,20%是费雪。格雷厄姆式投资策略前面已有所涉及,这里不再赘述。费式投资策略主要是集中对稳定增长的优秀企业做长期投资,他对诸如德州仪器、摩托罗拉等优秀企业的股票投资取得巨大成功。
在巴菲特股票投资后期,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投资组合看,应该说巴菲特老先生的投资80%是费雪,20%是格雷厄姆。从这里可以看出巴菲特是两种价值投资策略之集大成者。在此称它为巴菲特式的价值投资策略,其核心是以合理的价格买人优秀企业的股票(安全空间的另一种形式)。
巴菲特式价值投资策略有三个特点:一是挑选优秀的明星企业;二是长期持有。巴菲特曾说过:不想持有10年,连10分钟也不要去持有。三是集中投资。把资金集中到极少数几家优秀成长企业上。这三条能同时做到的人可以说是为数不多、甚为稀少,除了个人综合素质之外,在中国A股市场上还存在四个方面的客观问题:
1.持续拥有大量现金的可能性。一般的投资者、公募私募基金等,在股票投资中- -般不会有持续不断的现金投入。这主要是,一则投资总额是个固定数;二则投资的频率太快或批次太少,一般不会等到股市真正的底部(也无法知道哪里才是真正的底部)手中的现金就会悉数变成股票。如果股市进一步下跌,你只有干瞪眼的份儿,出现再好的机会你也无能为力。
但巴菲特不同,除了他高超的投资技巧和判断极端情况的经验外,他旗下以盖可保险公司为龙头的众多保险公司,每天都源源不断地给他贡献着接近零成本的保险浮存金。巴菲特曾对他手下的CEO说:你们手中的留存现金如果不能保证15%以上的再投资收益,那么请把现金上交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大意如此).因此,特别是处于股市熊市时,他轻易就会手握几百亿美元的现金也就不奇怪了。这样他可以在他想要的任何时间买人股票或进行其他投资,随着股票下跌他会不断加码,庞大的资金实力足以让他加码到股价上涨。手中不断流人的现金是熊市投资降低成本、大幅提升投资收益的唯一利器。
2.牛熊极端市场情况判断的差异性。价值投资者虽然不预测短期市场的走势,但对长期的市场趋势还是要做经验性的判断的。比如,牛市狂热时期他们会判断接下来股市肯定会出现大幅下跌。熊市极寒时期他们会判断接下来股市肯定会出现大幅上涨。巴菲特的经典语录是:“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这实际上是对股票市场极端情况正确判断的经验之谈。
巴菲特从11岁起就开始接触股票,其父亲既是共和党国会议员,又是股票经纪行老板。他经历了20 世纪30年代初的经济大萧条,40年代的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经济秩序的重建,60年代的各种冷战危机及以后我们所熟悉的各种危机和机会。他在资本市场丰富的资历和阅历,使得他对大众的贪婪和恐惧程度的认识比我们都要深刻、准确。
对于只有区区20多年资本市场经历的中国大陆投资者来说,对于股票市场的研究、分析、判断必然存在着无法跨越的历史局限性。虽然西方股份制经济存在600多年了,美国股市存在200多年了,可以多做借鉴,尽量少走弯路,但比起在资本市场有众多亲身经历的国家、集团或个人来说,我们目前无法达到他们在资本市场(包括股票市场)的累世之功。欧美产生的大量国际性著名跨国公司和大量世界级投资大师充分证明了这种差距的存在。
3.自由现金流的不确定性。一鸟在手,胜过二鸟在林。对于长期投贤优秀成长公司就像是看林买鸟,10 年内林子能产生多少只小鸟(折现后的自由现金流)?这一点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
如果真要根据现有的企业自由现金流来计算企业续存期的价值,要选择一个保守的现金折现率,还要有根据地保守地确定-一个企业成长的速率(自由现金流的增长率)。这两个变量的取舍主观成分大,尽管可以用长期平均数据和最保守的折现率,毕竟都是依附时间的变量,依据时间的变量计算,其结果都会出现较大的出人。
是不是就没有办法了呢?不是。如果我们只想要一个相对靠谱儿的大概结果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一是选择长期稳定经营的优秀企业,即10年以上利润未有负增长的记录。企业长期经营的历史表现是长期投资唯-可遵循的路径,投资长期稳定增长的优秀企业是巴式价值投资的基石所在;二是选择企业5~10年自由现金流的平均增长率;三是选择一个保守的折现率。做了这些工作并不等于完事大吉了,对于计算的估值区间值与公司现有股票市值进行比较,根据经济发展和市场容量等问一问:10年内这个企业能达到这个估值吗?要达到这个估值所销售的产品市场能容纳下吗?等等,总之要多做一些合理性的自我盘问。
对于显然违背常识的估值绝不能作为参考依据。比如:一家汽车配件公司的估值超过了一家全国性银行的市值。一家扑克生产企业的估值超过了一家全国性的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市值等。
巴菲特常常把自由现金流挂在嘴边,但从未有人,包括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副董事长查理.芒格也从未见他计算过。但这并不等于他不计算,他高超的财务技能、丰富的估值经验,足以使他通过心算就可以得出一个大概结果。那他为何不愿公布或谈及企业估值呢?因为他与芒格之间就某项估值也会产生一定的差异, 何况是他人呢?从这一方面看,对于企业的估值确实存在较大的复杂性、差异性,这也是巴式价值投资者最不得要领的地方。
4.衡量巴式价值投资业绩的困惑。任何投资业绩的检验都是以嫌钱多少来衡量的。投资实体企业是以产品盈利来计算,投资股票的效益是以企业股息分红和股市定价来计算的。只要股票不卖这个投资业绩值就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说白了是市场好坏决定投资效益好坏,特别是短期效益更是如此,
如果没有外界对于投资业绩的压力,像巴菲特对于自己投资(收购企业、并购套利、低吸高抛等买卖股票投资)业绩是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东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多少为检验标准来衡量的,而不是股市对其投资组合的动态定价。但外界仍乐意用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价格高低来谈论巴菲特老先生的成败得失。
如果外界和自己对于股票投资业绩有压力,特别是对短期效益的追逐,就不得不完全依据市场的股票定价来证明投资效益了。靠股市短期的涨跌取得的成效一般不易得到有效的筑固。靠企业内生性长期成长所得到的,市场不断给予高于初始价格的价格,来证明投资业绩一般不易做到,尤其是在优秀企业的成长与其股价不一致时,有时存在两三年,甚至四五年等,客户没有耐心、本人也可能没有耐心等待股市定价符合企业的内在价值。是股票型基金肯定会被大量赎回,是合伙投资公司肯定会遭遇撤资。
估值是以公司的财务数据为考量,而考核投资成绩又采用市场定价,这实际是有背商业逻辑的,是人们认知上的一个悖论。就像大米降价人们哄抢,股票降价遭人抛售一样没有道理。 巴菲特老先生对于自已股票投资业绩非市场价格的检验方法才是符合商业逻辑的,否则就会出现这样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果在2009年上半年以13元买人招商银行(600036) 的股票,虽然它前十几年表现优秀,净利润-直保持25%以上的增长,2009 年至2012年二季度仍然保持25%以上:的增速增长,但它的股价却在这3年中下降到10元左右,2012 年8月其市盈率(PE) 创纪录的下降至4.5倍。如果你是一个投资(基金)公司的经理长期持有这样股票的组合,试想你能继续千下去吗?早就由于大比例的赎回或撤资被迫走人了。
因此,要坚持巴式的股票投资策略,必须要有三个前提条件:一是业绩考核不能看短期,一般应该看到3年以后;二是不能有业绩排名、职务升降、赎回撤资等方面的压力;三是对于投资企业要有信心,对巴式的投资策略要有信心。但实现这三个前提条件,只有取得客户和老板对于巴式价值投资策略的认可,才能避免业绩排名、职务升降、赎回撤资等外在压力对于投资的干扰。如果你是投资公司老板,又是出资人,又是CEO,那就大可放心地践行100%的巴式价值投资策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