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是采用货币进行计量的。公司拥有的资产,无论是一台电脑、两张桌子或一栋厂房,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上都要量化为货币金额。从会计角度来说,对资产的计量,主要有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几种方式。
(1)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2)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3)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需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计量。
(4)现值。
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的一种计量属性。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5)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对同样的资产,采用不同计量方式,结果通常会不一样,就如同用不同制式的尺子去度量人的身高,度量的结果就会不同。举个例子来说,某公司10年前购入一套房产,购入价格为30万元,公司对该房产采用直线折旧法(折旧年限为30年,年折旧1万元),则累计折旧为10万元。
则按照历史成本计量,该房产账面价值为20万元(30万元一10万元) ;如重新建造类似房屋,需50万元,则按重置成本计量为50万元;如果出售的话,售价为70万元,相关税费5万元,则按可变现净值计量为65万元;该房产目前用于出租,每年可收取稳定租金6万元,并预计可收取50年,假定折现率为10%,采用现值计量的话,约为60万元;如该房产公允市价为70万元,按公允价值计量,该房产则为70万元。
可见,采用不同的计量方法,资产账面价值是不同的。目前,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是两种主要的计量方法。
公允价值主要用于金融工具(金融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其他资产项目则基本都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计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账面价值基本等于或接近市价;而历史成本计量时,出于谨慎性原则,资产价值上升时,账面价值不作任何调整,而资产价值下降时,则会计提减值准备,因此,资产账面价值通常会低于市价,尤其是国内房地产增值巨大,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会导致资产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存在较大差异。
投资者在分析资产时,要关注不同计量方式对资产账面价值的影响。很多公司在进行资产或股权转让时,转让价格-般都大于账面价值,历史成本计量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