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次贷危机引爆的全球金融危机
2007年3月,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
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人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这场金融危机的直接导火索是美国的次贷危机,而次贷危机则发端于美国的房地产泡沫。
为应对2000年前后的互联网泡沫破灭和2001年“9.11”事件的冲击,美国的中央银行——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打开了货币闸门。2004年6月之前,美联储连续17次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6.5%降至1%,创下历史最低纪录。由于低利率的环境显著降低了借贷成本,并形成了房价将持续上升的乐观预期,促使美国民众蜂拥进人房地产市场。长期以来,美国社会过度消费文化根深蒂固,不仅一般民众争相去买房,而且收入较低甚至没有稳定收人来源的人,也纷纷借助银行信贷加入了购房大军。由于这部分购房者的信用等级较低,因而其房屋贷款被称为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简称,次贷)。
从2002年至2004年,美国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爆,房价节节攀升,次贷规模也不断膨胀,总额达到1.5万亿美元。在房地产市场持续走高的推动下,美国经济很快出现了反弹,但显然这种“繁荣”是建立在越来越大的泡沫基础上的。面对日益明显的通货膨胀压力,美联储又被迫开始加息。从2004年6月起(至2006年8月),在短短两年内连续加息17次。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到5.25%。利率大幅攀升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导致房地产市场开始逆转,美国住房市场开始大幅降温。房价开始下跌,也使购房者的还贷负担越来越重。次贷人群首当其冲,无力按期还本付息,违约比例持续上升,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者通过抵押获得融资,由此导致金融机构的坏账和损失越来越大。于是普通居民的信用降低,债券的评估价格下跌。一些次级贷款公司开始向投资银行出售资产来抵押债券,但其向投资银行提供的债券担保凭证存在风险高、流动性弱的特点。为分散风险,投资银行向一些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和对冲基金提供流动性强、风险较低的担保债券凭证换取流动资金。然而,此后抵押资产价值不断缩水,由此导致金融机构的坏账和损失越来越大。
2007年3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各类金融资产和金融衍生品价格节节下挫。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贷供应商(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告破产,拉开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序幕。随后,次贷债券价格不断下跌,出现拋售风潮,到7—8月份酿成了全面的危机。尽管美联储和西方主要国家的中央银行随即开始联手行动,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资金并大幅降息,仍未能阻止次贷危机的蔓延。
2008年3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陷人困境,被摩根大通银行收购。2008年7月份两房(美国最大的两家住房抵押贷款机构:房地美、房利美)危机爆发,引发民众疯狂挤兑潮。9月初美国政府被迫承诺接管两房,两房被向来标榜经济自由的美国政府“国有化”。
2008年9月15日,位列美国五大投行之四的雷曼兄弟轰然倒下。同日,美国第三大投行(美林公司)也以500亿美元被出售给美国银行。两天后,美国政府被迫对陷人困境的保险业巨头——美国国际集团(AIG)提供高达850亿美元的紧急贷款,以挽救其倒闭的厄运。六天后,美联储宣布批准美国第一大投行(高盛)和第二大投行(摩根士丹利)实施业务转型,转为银行控股公司。十天后,美国监管机构接手美国最大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并将其部分业务出售给摩根大通银行。
这些全球顶尖的投资银行几乎在一夜间垮掉,举世震惊。然而,令人震惊的事情还是接连不断。随着麦道夫世纪骗局的曝光和华尔街高管年终分红被总统奥巴马痛批,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已将华尔街看成贪婪和欺骗的代名词,这让已经非常脆弱的金融信任体系彻底坍塌。“不要相信华尔街,也不要相信你的理财顾问,你现在只能靠自己来决定自己的投资”,美国的一档晚间财经节目中主持人如此这般反复向观众强调。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格林斯潘说,美国正在陷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之中。用巴菲特的话说,美国经济正处于“心搏骤停”的状态!至此,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了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
为什么次贷危机会影响整个金融体系呢?主要是金融创新及金融衍生品的过度泛滥和缺乏监控引起的。
长期以来,金融创新曾经是美国金融体系的显著优势,且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曾一度被认为是重要的金融创新。次贷证券化,通俗地讲就是,放贷机构在借出一笔次贷后,并未就此收手,而是将其“卖给”像“两房”这样的机构,后者再将购买来的次贷打包成一种证券化的投资产品,由评级机构提供信用评级保障,然后再由保险公司提供风险安全担保,最后卖给全世界的投资者。
证券化所创造的金融衍生品本来可以起到分散风险、提高金融效率的作用。但是由于监管不到位,这种金融创新被投机者一波一波地推向高峰。以次贷为基础的金融衍生品越变越复杂,日益与房地产基本面相脱节,泡沫被越吹越大。起初的次贷被逐级放大为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金融衍生品。到2006年这种金融衍生品的总值达到了数十万亿美元,在美国金融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最终,当这些创新产品的本源——次贷出现问题时,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债券市场,乃至整个金融体系都遭受到崩溃的危险。
那么,发生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为什么会迅速扩散到全球呢?
因为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华尔街是世界金融体系的中心之一,美元在国际外汇储备货币中居于主导地位。所以,美国的金融危机就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就会殃及全球金融体系。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在今天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各地都处于不同程度的金融开放之中。由于全球金融机构盘根错节地联系在一起,华尔街可以轻而易举地把自己的“有毒”的资产出售到世界各地。
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发现,美国的担保债务凭证大约一半为外国的金融机构及投资者所持有。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的金融危机会演变成全球金融风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不仅美国的金融业,而且包括欧盟在内的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都遭到重创。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或申请破产或被迫重组,许多金融机构严重资不抵债,甚至连花旗集团、美国银行和美国国际集团等金融巨擘都相继出现问题,不得不寻求政府救助。在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后的两个月时间里,华尔街蝴蝶翅膀振动掀起的横扫全球的金融风暴,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从美国向其他地区蔓延;从发达国家传导到发展中国家。欧洲“主要金融机构”相继发生风险,许多重量级银行(如汇丰银行控股集团、瑞银集团、德意志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等),因购买美国“有毒”资产而出现巨额亏损。苏格兰皇家银行在2008年亏损280亿英镑,创下英国企业的历史最高亏损纪录。有些银行被迫由政府救助或被其他机构兼并(如比利时富通银行、英国最大的抵押贷款银行一布宾银行)等。国际“主要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欧洲、日本和新兴市场国家的股市大幅下挫,不少市场跌幅超过50%。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大幅贬值,个别央行被迫动用外汇储备进行干预。巴基斯坦、白俄罗斯等国内金融状况恶化,纷纷求助。
由于金融是现代社会经济的神经中枢,金融危机的恶果对实体经济影响也日益显现。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告急。北欧岛国冰岛甚至因银行业过度扩张而使整个国家濒临“破产”。曾经被视为无比珍贵的石油、黄金等等资源类产品的价格狂跌不止,国际油价急剧波动,在2008年7月创出历史新高后,又急速下滑。西方发达经济体相继陷人严重的衰退之中,工业生产、出口、投资和就业等诸多经济指标全面恶化。美国2008年第四季度GDP负增长6.8%,创27年来单季降幅最大纪录;2009年第一季度继续下滑,GDP负增长5.5%。6月份的失业率高达9.5%,创25年来的最高纪录。日本经济也出现了35年来单季最大幅度的萎缩,欧元区经济至今也仍在衰退之中。
由于外部需求减少、资金加速外流等因素,直接对中国、墨西哥、印度、俄罗斯等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使这些国家的经济陷人衰退,社会稳定面临巨大挑战。
这场金融危机波及范围之广、冲击力度之强、影响程度之深,为20世纪30年代以来所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