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正在越来越多金融机构的实践中,被不断丰富和发展着。其中,就包括绿色信托。
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了解到,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一些信托公司已将业务发力点瞄准绿色环保产业,在合规的前提下,采用投贷联动、基金化和资产证券化等多种金融工具为绿色产业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服务;同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主动管理能力,推动绿色信托业务可持续发展。“左手多元金融,右手主动管理”的“绿色生意经”在信托行业日渐唱响。
“绿色生意经”渐响
北京,锦什坊街35号,中航信托北京总部所在地。
中航信托董事长姚江涛颇为自豪地向我们介绍起他的“绿色生意经”。中航信托正在与一家开展垃圾焚烧发电业务的上市公司开展合作,成立一只规模不超过20亿元的环保产业基金,对这家上市公司全资或控股的项目公司进行股权投资。其中,第一期基金已出资逾3亿元。
在姚江涛看来,这是一笔“双赢”的靠谱生意。对于信托公司而言,首先,垃圾焚烧发电站项目实施投入较大,且一般回收期均在8年,可确认收入周期较长;其次,这家上市公司已签订的订单及在建垃圾焚烧发电BOT协议储备丰厚。对这家上市公司而言,通过中航信托的融资支持,盘活了现金流,促进项目良性循环。
截至2017年末,中航信托管理的信托资产投向绿色产业的领域涉及天然气、光伏等新能源、垃圾固废处理、锂电池、煤改电等诸多细分类别,资产规模近200亿元,已成为绿色信托实践的“佼佼者”。
事实上,中航信托的实践,正是绿色信托在近年来逐步发展的一个缩影。据中国信托业协会统计,截至2016年末,信托公司存续绿色信托项目284个,存续资金规模1021.9亿元。种种迹象显示,绿色信托正成为越来越多信托公司的重要展业方向。
信托行业龙头——中信信托的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子民,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以往信托公司的产品主要集中于房地产、地方平台融资等领域。目前,中信信托以发行信托计划、联合成立产业基金、股权投资等多种方式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环保科技、智能制造、军民融合等领域。”
兴业信托更是制订了《兴业国际信托有限公司2016-2020年“绿色信托”业务规划》,明确提出未来五年兴业信托“绿色信托”主要发展目标和总体发展战略,在专业化产品与服务体系搭建、风险内控管理强化、信息科技技术建设、“绿色投资者”理念确立和践行、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等方面做出安排。
“只要做得好,绿色信托可就绝不是‘形象工程’了。”姚江涛说,发展绿色信托是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必然趋势。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传统落后的重污染行业必然会被淘汰,新兴的绿色产业将占据优势地位,因而信托业应顺应这一发展趋势,逐步实现投融资项目绿色化,实现信托业转型升级。通过对资金配置,也能实现产业机构、能源机构绿色转型,支撑绿色环保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实现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包括信托公司在内的金融业发展历史显示,只有把握住国家发展大势,才能赢得自身发展先机。绿色环保产业,正成为金融机构谋求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机遇。安信证券研究报告显示,在未来至少近20年时间内,我国环保仍将处于大规模投入和治理阶段,看好环保市场空间持续释放需求。2016年我国环境治理投资占GDP比重仅为1.2%。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环境集中治理时期,美日等国统计部门数据显示,每年环境治理投资占GDP比重达2.5%。我国环保治理空间巨大,仅仅水治理领域市场空间就达万亿元级。
显然,对信托公司而言,绿色金融蕴藏巨大机会。
发挥多元金融工具优势
信托公司该如何把握“绿色金融”发展机遇呢?
姚江涛表示:“中航信托的一大经验是,抓住绿色产业投向,在合规前提下发挥多元金融工具优势。”具体而言,在把握绿色产业投向方面,中航信托结合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绿色金融政策和金融同业实践,立足自身战略布局,融入环境、社会和治理相关指数,综合考量公司在绿色可持续领域绩效,制定出符合中航信托发展特色与信托行业可借鉴的绿色信托项目指标体系,包括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环保能效提升、污染防控及生态保护、绿色交通运输等4大项15小项。
在把握多元金融工具应用方面,中航信托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在合规前提下,采用投贷联动、基金化和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方式灵活开展业务。例如,在与前述垃圾焚烧发电业务上市公司合作中,中航信托就采取产业基金进行股权投资方式。与另一家在北京开展“煤改电”业务的公司进行合作时,中航信托则先后采用股债联动、基金化方式进行。
对此,负责上述“煤改电”项目的信托经理宋雨倩解释道:“最开始采用股债联动合作方式,一方面能以债权投资缓解融资方融资难题,另一方面能以股权投资对项目形成有力的风险把控。在与融资方合作打下良好基础后,就以基金化方式更加灵活地匹配融资需求、加强紧密合作。”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罗施毅认为,信托作为一种灵活的金融工具,在绿色金融领域,应该说大有可为。中建投信托创新研究部总经理袁路表示,信托公司可发挥自身优势进行资源整合,利用多种金融工具服务于绿色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需求。事实上,信托公司展业灵活性可谓“有目共睹”。信托制度的创造力可与人类想象力相媲美。作为一项独特的财产制度,信托制度具有其他制度不可比拟的创新性和灵活性。在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总体环境下,信托公司业务范围最为全面,可同时涉足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和实业市场三大领域;交易工具最为广泛,可自由提供债权、股权和金融产品交易服务,具有“全能性”的特点。
练好主动管理内功
在姚江涛看来,做好绿色信托,既要发挥信托公司多元金融工具优势,更要练好主动管理内功。
事实上,在规模高达二十多万亿元的信托产品中,绿色信托还是“非主流”。在调研中,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对信托公司而言,绿色信托开展尚处于探索阶段,存在不成熟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一,大多数环保项目具有前期投入大、难以突破盈利模式困局、利润空间小、现金流不稳定的特点与难点,由此难以调动绿色环保企业和信托公司积极性;第二,大多数绿色新能源企业受政策变化(尤其是补贴政策变化)影响大,自身核心技术研发及盈利模式仍不清晰,综合能力有待加强;第三,环保信托项目大多依赖政府,自主性相对较差;第四,绿色信托核心在于对绿色项目长期稳定收益的客观认识和认同,以及对风险的科学评估,现阶段对科学客观的绿色信托指标评估体系的建设需求十分迫切。
上述多位信托业内人士认为,在此背景下,提高绿色信托业务主动管理能力,是推动绿色信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重要途径。
事实上,目前已经有一些信托公司在逐步加强这方面的能力建设。以中航信托为例,在实操层面,中航信托构建“绿色产业+金融生态圈”,引进新能源产业领域资深专家及研究学者作为外部专家,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及业务研讨会,申请加入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积极动员和充分利用金融界及绿色企业界智库资源,共同聚焦与探讨绿色信托发展模式。在理论研究层面,中航信托从品牌价值、形象价值、竞争价值、共鸣价值、尊重价值五个维度构建绿色信托价值评价体系,通过三级量化指标层层评价绿色信托实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提出符合自身发展特色与业务需求的绿色产业指标体系,梳理总结既有业务模式与典型案例。
另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目前信托业协会在推动对绿色信托专题研究。信托业协会相关负责人此前公开表示,绿色金融还面临着相关政策尚不完善、理论体系尚不健全、业务模式仍待探索等诸多挑战,信托业协会希望在监管部门引领下、在全体信托公司共同努力下,为我国金融发展增添一笔浓重的“绿色信托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