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公司2018年初评结果曝光:A评级20家左右,B评级仍占多数。
文/ 证券时报 杨卓卿 来源 / 信托百佬汇
原标题/ 近30家信托2018年初评结果曝光,A评级20家左右,B评级仍是多数(名单)
这是一个牵动人心的话题——2018年信托公司行业初评结果已经出炉。
5月11日下午,业内公司陆续收到中国信托业协会的文件通知。根据信托百佬汇记者掌握的超30家信托公司的初评结果,2018年A评级公司数量在20家左右,B评级公司仍是大多数群体。2018年,依然有数家公司的初评结果被定为C。(具体情况请见文中表格)
信托业协会向相关信托公司表示,如对初评结果有异议,需于2018年5月17日前以书面形式向协会申请复议,逾期视同无异议。
A评级公司约20家
所谓信托公司行业评级,是中国信托业协会从行业角度对信托公司做出的综合评价,由协会自行组织,每年评一次,信托公司会被划分为ABC三个等级。2015年末,《信托公司行业评级指引(试行)》(下称《指引》)下发,将信托公司划分为:A(85分(含)~100分)、B(70分(含)~85分)、C(70分以下)三级。
据信托百佬汇记者了解,已经确定在2018年初评中斩获A评级的公司包括,百瑞信托、华润信托、江苏信托、交银信托、民生信托、平安信托、厦门信托、山东信托、上海信托、五矿信托、兴业信托、粤财信托、中航信托、中融信托、中铁信托、中信信托、中原信托、重庆信托及紫金信托等19家。
尽管记者掌握的A评级公司名单并不完全,但多位业界观察人士预计,2018年信托公司行业初评拿下A评级的公司与20这个数字相差不远。
回顾2017年,初评为A级的公司包括:百瑞信托、华宝信托、华润信托、华信信托、交银信托、民生信托、平安信托、上海信托、苏州信托、外贸信托、兴业信托、英大信托、粤财信托、中航信托、中江信托、中融信托、中铁信托、中信信托、重庆信托和紫金信托等。
记者注意到,这些公司大多在2018年维持了A评级,但也有个别特殊案例。
最大群体B类公司
记者了解到,2018年信托公司行业评级结果定为B的公司包括但不限于,光大信托、国联信托、国元信托、湖南信托、华澳信托、建信信托、云南信托、中江信托等等。
毫无疑问,68家信托公司中,居于B评级之列的信托公司是大多数。
“B评级公司得分没有A类公司高,或因某一板块失分较多,或因整体业务相对平淡,这类公司占绝行业大多数。此外,每年的行业评级结果处于动态调整状态,如果表现优异,下一年度有可能升级。”西南某资深研究人士表示。
回顾2017年,在行业评级初评中定级为B级的包括湖南信托、爱建信托、大业信托、方正东亚信托(已更名为国通信托)、国元信托、建信信托、陆家嘴信托、西藏信托、云南信托、中诚信托、中建投信托等等。
记者注意到,建信信托已是连续两年初评结果为B,尽管这家公司资产规模庞大、经营数据出众。2018年,资本实力板块仍然是建信信托评级的主要失分项。
建信信托目前注册资本15.27亿元。公司主要股东包括建设银行、合肥兴泰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市国有资产控股有限公司,三者持股比例分别为67%、27.5%和5.5%。
截至2017年末,建信信托信托资产规模超过1.4万亿元。2017年建信信托实现营业收入26.73亿元,实现净利润16.5亿元,两项核心指标均较上一年度有一定幅度增长。
C评级复议不复议?
截至目前,已有3家信托公司内部人士向信托百佬汇记者表示,公司2018年初评结果为C。其中两家信托公司属于北方片区,另有一家位于华东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公司对于是否选择复议态度不一。
根据相关规则,信托公司若对初评结果有异议,需于2018年5月17日前以书面形式向协会申请复议,逾期视同无异议。
其中一家信托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公司内部正在准备复议。但由于协会评级全部基于量化指标,担心复议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另一初评结果为C的信托公司相关人士则表示,“公司应该不会复议。”
行业评级进入第三年
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全面评价信托公司经营管理情况,引领行业规范健康发展,提升行业整体实力,是中国信托业协会开展信托公司行业评级工作并起草《指引》及配套文件的初衷。
据记者了解,信托业协会于2015年4月正式启动《指引》及配套文件起草工作,相关规则几经完善,于2016年开始试行推动。如今,已经进入第三年。
《信托公司行业评级指引(试行)》(简称《指引》)显示,行业评级体系涵盖四大板块、11个指标的内容,包括资本实力板块(Capital Strength)、风险管理能力板块(Risk Management)、增值能力板块(Incremental Value)、社会责任板块(SocialResponsibility),简称“短剑”(CRIS)体系。
《指引》本着简单易行的思路,将信托公司划分为A(85[含]-100分)、B(70[含]-85分)、C(70分以下)三级。
其中,资本实力板块(28分),包含净资本(9分)、净资本/风险资本(13分)、净资本/加权信托风险项目规模(6分);风险管理能力板块(36分),包含信托项目正常清算率(16分)、信托项目风险化解率(10分)、固有信用风险资产不良率(10分);增值能力板块(26分)包含净资产收益率(7分)、信托业务收入占比(6分)、营业费用收入比(6分)、人均信托净收益(7分);社会责任板块(10分),该指标主要针对社会价值贡献度(10分)。
信托业协会表示,开展行业评级工作,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政府、社会公众对信托业的认知和了解,强化信托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功能定位,促进监管部门对信托公司的目标性监督管理,引导信托公司提高综合发展质量。
数年来,信托行业评级结果将公开发布的消息时有传出,但尚未真正成形。
延伸阅读
资管新规“冲击”信托业 零售端规模收缩或难免
文/ 金融投资报 吉雪娇
4月末,由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和外管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资管新规”)正式落地。对于资产管理规模仅次于银行理财业务的信托行业而言,也面临着调整压力。
而由于投资者的心理惯性,在刚兑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具有良好资产质量和运营能力的信托公司被认为将更受市场青睐。
打破隐性刚性兑付规则
资管新规明确,资管业务属于金融机构表外业务,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且禁止任何形式的刚性兑付。
在业内人士看来,打破刚性兑付对信托行业意义重大。“一直以来信托行业存在的刚性兑付将会从信托公司的“隐性责任”转变为一种违规行为,信托产品的净值化转型之路正式开启。”普益标准研究员指出,由于投资者的心理惯性,在刚兑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具有良好资产质量和运营能力的信托公司将更受市场青睐。短期内信托公司行业增速很可能会放缓,但长期上看扔掉刚性兑付的包袱后,信托行业将会迎来更加健全的发展。
而资管新规对资金池业务的禁止规定,内在要求亦是金融机构需要打破以资金池模式为基础的隐性刚性兑付规则,化解期限错配风险和隐性刚性兑付风险,实现产品的真正净值化。
上述普益标准研究员认为,资管新规中严格禁止资金池的政策取向符合信托行业的监管预期,外加净值化转型压力和投资者对刚性兑付的依赖性,短期内信托产品零售端规模的收缩将很可能难以避免。“长期来看,摒弃资金池业务模式对信托产品基础资产质量提升与信托公司运营能力的增强都有所裨益。”
另一方面,资管新规从非标转标、过渡期安排、净值生成原则、非标监管标准等方面对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投资做了总体安排。“对于信托行业而言,在过渡期内合理运用会计准则准确反映非标债权资产的公允价值将是一大挑战。”上述普益标准研究员指出。
而按照期限匹配准则,为满足各类投资者对于信托产品的期限偏好,过渡期结束之后信托产品对接的非标资产的投资期限将很可能会受到压缩,因此信托公司的资产端收益率将受到直接冲击。
报酬率下滑概率较大
与此同时,针对资管行业中资管产品多层嵌套、通道业务盛行造成的资金空转和监管套利现象,此次资管新规中,监管层的穿透式监管模式逐步强化,资金杠杆规定和底层资产透明度要求都被认为会对信托业务产生直接影响。
上述普益标准研究员指出,具体而言,由于信托产品仅能嵌套一层资管产品(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除外),传统的银信合作、证信合作和资管产品质押融资等模式将受到较大冲击,比如银行理财+信托计划+券商资管计划/私募基金的三层嵌套模式将不再合规。“可以预见的是,2018年将会成为信托业全面进入转型的一年,行业收入增速放缓和信托报酬率下滑成为大概率事件,仅依靠通道业务为支撑的外延式增长模式将会成为信托公司的过去式。”上述普益标准研究员认为,在监管政策不断出台、监管套利空间减少并强调“去套利、去嵌套、去杠杆”的背景下,信托公司将更加注重基础资产和资金来源的合规性管理,同业信托业务将会逐渐阳光化。
从长期来看,资管新规对于消除多层嵌套和去通道化的规定有助于信托行业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本源属性,增强自身主动管理能力,降低被动事务性管理类业务占比,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随着信托公司战略转型的推进,具备良好前景的SPV、MOM和FOF等功能性资产管理业务将很可能成为信托业务的一大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