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
2017年6月6日,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新世界百货发出公告,提出以2港元的价格,向新世界百货进行私有化要约。新世界的掌门人郑志刚表示问心无愧:“十年上市征程,这家香港最大百货企业,没有从资本市场上圈走一分钱。”
类似的表述,也发生在李嘉诚先生身上。香港首富、“长和系”主席李嘉诚在长江实业退市之时表示:“过去20年里,集团只供股过一次,他希望尽量不要供股集资。另外,他还透露,自己20年来从未沽出长实或和黄的股票,强调自己“对得起股东”。
为何李嘉诚先生、郑志刚先生如此表态。因为,资本市场里,有太多的公司进行配股、供股集资(就是圈钱),而且是每隔几年就来一次配股或者供股。虽然大比例分红,分红的钱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配股、供股所募集资的资本,没有以超过正常的资金成本之回报率来创造更多的现金流(包括利润)并通过股份回购、派发高股息去回馈给股东。
一、不断融资 不断分红 不回购
最近农业银行突发融资公告,定增(配股)1000亿元。瑞银测算,农行配股对于每股股东权益被摊薄6%-7%。高盛测算农行配股对于每股股东权益被摊薄6%。按被摊薄的每股股东权益6%之核定,被稀释的权益是永久性的,换句话说,每股的价值少了6%,而且是永远的少了,除非农行于股价低估之时进行股份回购。2017年,农行的净利润增长率为4.9%,股息率也低于4.5%。如果将失去的价值与得到的收益进行对比,就发现被稀释的股东权益(被减少的价值)>净利润增长率>股息率。也就是说,被“偷走”的损失>收到的好处。
2017年,农业银行未融资的情况下,其净利润增长率为4.9%。现在农行配股之后,手握巨额资金,应该比2017年赚取的更多(即额外的增长)。自己有一个疑问,农行能每年在正常的净利润增长率+6%或者正常的股息率+6%,来补偿投资人被“偷走”的损失吗?3年至5年之后,农业银行不会不,再次通过可转换债券或者优先股进行融资?
在农业银行配股之前,写了《从另一个视角思考银行股-金融的疑问?》,原文如下:“最近阅读雪球上的帖子和收听自由老木头在喜马拉雅FM关于银行股的讲座。发现许多人投资人从市盈率、市净率、股息率、ROE等等方面去思考,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做出投资决定。另外,也有许多投资人依照巴菲特投资富国银行的过程和结果来推理国内银行股的投资逻辑。
自己在自学金融知识时,发现国内银行有如下非常有意思的现象,非常值得思考,如有错误,烦请原谅,非常感谢。
(1) 银行融资不断 基本上不回购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非常缺钱。总通过定增(配股)、配售(供股)、优先股、债券、可转债等金融工具,不断地进行融资且融资金额巨大,也不断稀释股东的每股权益及每股收益。另外,银行融资的时间点,也不分股价的高与低。股价高时,融资。股价低时,也融资。
银行融资金额巨大之情况下,基本上不进行股权回购(记忆中未发现),股价高时不回购,股价低时也不回购。也就是说,银行通过融资不断且持续地稀释股东之每股权益及收益,基本上不通过股票回购而增加股东每股权益及增加每股收益,其金融的逻辑是什么?_?
(2)缺钱 高派息
银行总是一边融资、一边高分红。自己有一个疑问,银行如此缺钱,为何还要年年分红派息?为何不停止高派息?为何总是,一边融资、一边高分红,其背后的金融逻辑是什么?_?
(3)永久性的损失
许多银行自上市以来,不断地进行融资且不进行回购,股东权益及每股收益不断地被永久性稀释。也就是说,被永久稀释的权益变成了永远的损失,除非通过股份回购、额外的盈余增长、额外的分红派息等等方式为股东实现与损失相应的每股内在价值的永久性增长。
现假设,被永久稀释的每股权益在20%以上(我未计算,属于拍脑袋),银行从投资大众手里募集了巨额资金,银行能实现盈余增长永久性的不低于20%以上吗?每股派息,能每年增长20%以上吗?
假设没有牛市,银行的投资人是损失(被永久性稀释的部分)<收益(巨额融资的回报率),还是损失>收益?自己比较笨,也一直没有想明白。最近汇丰银行不断地进行股份回购,而国内的银行......。”(在此感谢球友的跟帖,让我受益匪浅)
巴菲特将企业分为伟大(卓越)企业、好企业、坏企业。这三种类型的企业就像“存款账户”。伟大的企业支付非常高的利息,且利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上升。优秀的企业会支付吸引的利率,且只有当你增加存款的时候才能获得这些利息。最后一种是可憎的企业,它所提供的利息并不充分,且要求你不断增加资金以获得那些让人失望的回报。
国内的银行股肯定不是伟大的企业。
投资人从资本市场获得回报的来源,一是来自于企业创造的价值,二是来自于市场其他参与者。作为保守型投资人,会选择前者。那么,针对不断融资发展的企业,若投资人想长期持有,就必须思考一下,企业向投资人左口袋里放“钱”,又从投资人的右口袋里拿“钱”,对于投资人来说,得到的利益与失去的损失,究竟是收益>损失,还是损失>收益。
通过李嘉诚先生和郑志刚先生的表态,应该逆向思考一下,回避一边供股、一边分红且资本回报率低于正常获利标准的企业。
本文结束之时,需要再次阅读一下郑志刚的表态。新世界的掌门人郑志刚表示问心无愧:“十年上市征程,这家香港最大百货企业,没有从资本市场上圈走一分钱。”
市场有时就像一个醉汉,听到好消息会哭,听到坏消息会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