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伊利股份公司从上市后第2年1997年销售收入8.54亿元到2009年的237. 82亿元,实现了12 年销售收入连续增长,没有一年为负,从2007~2009年增长势头开始放缓,总体12年复合增长率为31. 95%,净利润从1997年的6 437万元一路增长到2006年的3. 76亿元,2007年公司微亏456万元,2008年巨亏17.37亿元(刚好亏掉了1998~2007十年的全部净利润!),2009年实现净利6. 65亿元(比前历史最好水平2006年增长76. 86%),12年复合增长率为21. 48%;对应的从1998年初到2009年底的12年股价上涨了396. 64%,12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4. 29%。乳制品毛利率从2003年的33. 16%一路下降到2007年最低点26. 06%。
2009年乳制品毛利率由2008年的27. 19%猛增8个多点到35. 38%,甚至远远超过了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前2008年中报所显示29. 61%的阶段性较高毛利率水平。不过2009年中报毛利率为35. 67%:显示2009年下半年伊利股份的毛利率有所下降。2008 年伊利股份乳制品销售收入209. 95亿元,较2007年的187.1 亿元增长12. 21%,2009年伊利股份乳制品销售收入为237. 82亿元,较2008年的209. 95亿元增长13. 27%。
蒙牛乳业:2004年6月10日,在港交所上市。2009 年毛利率26. 7%,较2008年的19. 6%提高7.1%,較2007年的22. 5%提高4.2个百分点。
2007年,虽然原料鲜奶成本.上涨,但蒙牛通过控制成本、优化生产过程及改进物流储运体系,尽力减低成本,令全年整体毛利率只跌0.4个百分点至22. 5%。2008年受到三聚氰胺事件影响,公司不得不提高产品销售推广力度以及加强奶源安全的多重检测措施,这使得公司2008 年的整体毛利率由2007年的22. 5%下降至19.6%。2007年,蒙牛乳业净利润9. 358亿元:2008年蒙牛乳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9%到238. 65亿元,但亏损9.49亿元;蒙牛乳业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257. 105亿元(增速较伊利小),净利润为11.158亿元(比2007年增长19. 23%),均创历史新高。
伊利毛利率高蒙牛6个百分点左右,但蒙牛的销售净利率却一直远高于伊利,因为伊利的营业费用比例高蒙牛约7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为伊利促销费用更多计入营业费用而蒙牛促销费用更多计入成本。
两家非“问题奶粉”:
2008年的非“问题奶粉”新希望(000876),2008年中、2008年度、2009年中、2009年度乳制品毛利率分别为:19.53%、20. 64%、23. 28%、26. 41%,逐次提高,产品销售收入2008年为12. 39亿元,较2007年增长11. 92%,2009年销售收入13. 86亿元,较2008年增长11. 86%。新希望的乳制品毛利率从最早的2002年的26. 91%一路震荡向下降到2007年最低点的18. 60%。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中的另一个非“问题奶粉”是三元股份,三无股份2000年的120销售收入为 7.15亿元,多年来时有滑坡,增长缓慢。2008 年销售收入13. 94亿元,较2007年的10.75 亿元增长29. 67%,2009年销售收入23. 54亿元,较2008年增长69.58% .2008年中报(三聚氰胺事件前)三元股份的毛利率为18. 24%,2008年报、2009年中报、2009年报毛利率分别为:19.79%、26. 62%、21. 38%。2008 年公司实现利润3669万元,为历史较好水平。公司在2004年、2005年.2009年都发生了较大数额的亏损。
光明乳业:公司销售毛利率2007年度、2008中报.2008年度、2009中报、2009年度分别为:31.74%、31, 61%、32. 64%、37. 81%、37. 55%。公司销售收入从1999 年的14. 62亿元一路增长到2007年的82. 06亿元,8年复合增长率为24.06% , 2008年下降到73.59亿元,2009年恢复到79. 43亿元;净利润从1999年的7 808万元震荡增长到2007年的2亿元,2008年巨亏2. 68亿元,2009年恢复到1. 2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