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4月,海南主题热度明显提升,4月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三十而立看海南》。本周末,博鳌亚洲论坛召开,这是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与海南建岛30周年的大事。从资本市场看,在此催化之下,海峡股份、中国国旅等标的也均在近期创出新高。
今天向大家汇总海南主题近期进展,特别是结合国际自由贸易港经验和海南本省特点,介绍或将出炉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可能的政策举措。交运及社服两方面来介绍海峡股份、中国国旅基本面的情况及变化,还有海南瑞泽的副董事长陈总介绍他所了解的海南相关政策动态及海南瑞泽在赛马、旅游等方面的布局情况。
习近平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积极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随后上海、福建等地均公布了自由贸易港相关政策草案。就海南而言,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海南省政协经济委副主任李仁君等领导近期反复强调,全岛建设自由贸易港是海南发展的关键举措。我们将从以下几个维度分析海南自由贸易港可能的政策突破:
1)对外开放视角
从国际自由贸易港优秀经验来看,如:香港、新加坡等,对外资进入没有行业限制,商业、外贸、租赁、营销、电信等市场完全开放。而2017年,全年海南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23.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1%。外资投资量与国内上海、江苏等相比差距明显。
展望未来,考虑到中美贸易战之中,美国以千亿贸易顺差解决为表面诉求,核心诉求在于要求互联网、金融、汽车等领域按照加入WTO承诺进一步扩大开放。而对于中国而言,借美国回收的时机,接过全球化大旗,并进行本身应该进行的新一轮开放应是应有之意,从这个角度上,海南在博鳌亚洲论坛,乃至在后续贸易谈判过程中,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码的可能性值得高度关注。
未来在一系列关键性领域,如:创新药等均有可能在全岛复制博鳌模式进行开放。
2)离岸免税视角
新加坡所有企业可享受前30万新元应税所得部分免税待遇:一般企业前1 万新元所得免征75%,后29 万新元所得免征50%;符合条件的企业前10 万新元所得全部免税,后20 万新元所得免征50%。关税方面,政策相对宽松,除酒类、烟草(含卷烟)、石油、机动车以外,新加坡对所有进口商品免征关税。国际运输服务和与进出口相关的运输服务,以及与进出口有关的货物装卸、搬运、保险等服务都适用零税率。
香港低税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实施典型的零关税政策,一般进口或出口货物均无须缴付任何关税。其次,实行简单低税率政策,税种少,税率低。香港不设增值税和营业税,境外所得利润也不纳税。从主体税种看,利得税的税率分别为16.5%(适用于有限公司)和15%(适用于非有限公司),这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税率相比都是相当低的。
从离岸免税情况看,海南自2011年实施离岸免税政策以来,伴随免税额度由5000元上升至16000元,免税购物额年均增速36%,我们认为,未来海南离岸免税额度仍有增加的空间。
3)人才流动方面
新加坡、香港经验——人口与劳动力流动具有很大自由行和国际性。新加坡工作签证种类较多,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可根据自身学历、技能水平获取不同签证。依照《外国人力雇佣法案》,新加坡对外籍工人实行配额制度,不同行业有不同的配额,如制造业和服务业分别为60% 和45%。同时,新加坡重视高等教育,吸引国内外人才流入,在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共有两所学校大学进入前一百名。香港人口流动和劳动力流动拥有很大的自由性和国际性。首先是出入境政策自由,入境事务处对到香港从事商务活动的访客、旅游的游客和香港居民提供方便的出入境措施,对境外访客也实施非常宽松的签证政策,甚至免签短暂停留。其次,其国际化人才流动便利,国际化程度高,拥有优质的跨国公司和较为丰富的人力资源,根据Usnews世界大学排名,香港共有四所大学进入世界前二百名。其劳动力资源配置具有较高的流动性,企业用工方面,香港企业可以雇佣本地和内地员工;内地企业在香港成立公司后,该香港公司可以根据香港的入境条例聘用内地专才来香港工作。
海南现状——人才与高科技产业园区短缺。目前海南旅游岛建设不及预期,本质在于官僚化而非专业化的决策,而背后是人才缺乏,只有解决人才问题——海南发展之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才能谈未来大发展之路。从数据来看,海南作为一个经济特区,第一个旅游示范省,没有院士级人才,长江学者仅一位,国家百千万人才10人左右。虽然自2015年开始发力人才引进计划,但目前来看收效甚微。干部层面对政策过度依赖,致使整体素质下滑,创新意识和能力不足,过分依赖于政策而非独立创新是官僚化而非专业化的深层次体现;学生层面人才流失严重,海南大学旅游管理类毕业生留在旅游行业就业的比例低于30%,后辈青年力量明显不足。
海南未来大概率将从外国人免签进一步延长起步,逐步放松人员流动限制。
4)离岸金融角度
新加坡、香港经验——离岸金融业高度发达。新加坡金融业高度发达,而在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从内外分离到内外一体的过程。新加坡注重风险防范之余,鼓励金融创新,资金可以自由流动。同时融资汇兑自由,取消外汇管制,金融机构可以规自由开立银行账户。新加坡企业和经济发展局还为外国企业提供了优惠的融资条件,包括企业发展计划和国家奖励计划。2016年金融保险服务业产值约为502亿美元,占GDP总产值的12.3%。外汇日均交易额达到了4419多亿美元。香港方面,作为世界领先的金融中心,实行自由汇兑制度,是亚洲地区唯一将离岸业务与本地业务融合的“一体化中心”,投融资兑换自由。同时资本市场完全开放,香港对外资公司参与当地证券交易没有限制,开立账户可以随时交易。2016年香港外汇交易量总额位列全球第4。同时股票市场繁荣,2017年香港股票市场市场日均成交金额超过700亿港币,总市值突破30万亿港币,上市公司数量达2060家(主板及创业板)。
但与新加坡香港相比,海南目前还需要解决税收优惠低,中介服务机构少,业务品种单一,风险应对能力差,客户资源不丰富、专业人才少等发展瓶颈。未来发展方向:发展离岸金融带动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离岸金融模式一直是海南旅游岛建设的重要方向,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快发展海南金融保险业,推动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改善结算环境,探索开展离岸金融业务试点。其战略意义在于,通过众多的境外旅游资源,将其变成为在海南开办离岸国际金融业务的重要客户来源。同时也符合国家的南海发展战略,开展国际区域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能够在金融国际化的多元博弈中参与国际资本流动,能够进一步提升国家在经贸外交、金融融合中的话语权。从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历史特征及经济状况等方面来考察,海南省与新加坡刚建立离岸金融市场的情况较为相似。新加坡在建立离岸金融市场的初期,经济也非常薄弱,金融市场的发展也比较滞后,其建立离岸金融市场的目的,在很大程度起到了拓宽资金来源、解决资金不足的瓶颈的作用。海南省目前处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初期,离岸金融市场的建立是解决国际旅游岛发展建设资金不足的一种有效渠道。同时海南也具备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招商引资的力度不断加大,政府干预较少等优势。
新加坡离岸金融市场的经验发展模式在于:其属于典型的渗透型,在岸业务与离岸业务分属两个账户,但允许资金在一定的限额内相互渗透,即居民可以投资于境外金融市场,离岸银行也可将其离岸账户上的资金放贷给其国内企业,这或将成为未来海南离岸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5)南海旅游与游轮角度
《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7-2030)》中新增最重要内容为西沙、川沙旅游游轮线路。明确提出,稳步推进三沙旅游靠的是更进一步做强滨海旅游,拓展海洋、海岛旅游发展空间,而这其中积极发展邮轮旅游,大力发展帆船、游艇、海钓等海上休闲运动成为重中之重:a。以西沙邮轮旅游为基础,推进海陆空立体旅游方式;b。加强海南游轮航线与国内滨海城港口对接,推动“泛南海”邮轮航线;c。鼓励支持企业投资建设邮轮港与企业入琼注册邮轮公司等;d。培育帆船、游艇大众消费市场,通过简化审批手续、降低准入门槛等手段高水平建设秀英港等14个帆船、游艇码头和俱乐部。整体提升滨海旅游质量与效益,加快三沙旅游发展,提升帆船、游艇旅游经济效益。而这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国家过去五年通过三沙设市将海南纳入国家总体战略框架,通过填海造地设计战略基地,达到巩固并发展一带一路“南出海口”的目的。
6)投资建议
对于海南而言,经济特区、生态立省、国际旅游岛、南海重镇是其核心定位,这几大产业及与之相结合的基建、港口、航空建设或是“重中之重”所在,因此,建议重点关注:生态园林、旅游、本地建材、港口及航空及税收优惠等五大细分方向,建议主要关注:海南瑞泽、海峡股份、中国国旅、海南高速、海南橡胶,重点关注海南瑞泽、中国国旅、海峡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