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不求漂亮做单,只要落袋为安
不少投资者在实盘交易中期盼自已能成为买底卖顶的高手,总是希望自己每一单能做得相当漂亮,事实上,这种方法极可能是得不偿失的行为。
作为个人纸黄金交易投资者,如果没有先进的交易工具作为依靠,就很难全面把握市场的变化。大多数投资者仍然有自已的本职工作,无法长时间对市场进行盯盘操作,而且大多数投资者仅对黄金市场的基础知识、图表分析方法略知一二,并没有经过系统训练。假如靠这些条件一味追求一次次漂亮的做单,则发生赔钱的概率要远远大于盈利。这些高手的崇拜者偶尔或许会作出一次漂亮的买底卖顶,实际所得到的也仅仅是自我虚荣的满足以及能够向同伴炫耀的资本,而丧失了纸黄金投资以盈利为目的的本质。
不如踏踏实实地完成每一笔交易。不必要求自己每次成为买底卖顶的高手,只要做到顺势而为,在波动中获得自已可以到手的利润,哪怕每次只有一小点利润,长此以往,所获得的收益也绝不会低于这些所谓的高手。
在黄金市场交易中只有最终落到自己口袋里的才是钱,而那些处于我们很难把握未来变化中的只是一些虚幻的数字。
第二条,提高做单质量,控制做单数量
我国银行的纸黄金交易与股市不同,中线是金,长线是银。由于纸黄金交易市场是一个零和市场,在这个交易市场里,有人赚钱就必然有人赔钱,不存在市场总资本增值与升值的可能,维护既得的利润才是最好的交易方式。但由于银行的点差比较高,短线交易成本较大,频繁交易失误的概率也较大,极容易影响心态,而中线的操作获利丰厚一些。通常中线交易是指1~3个月为应该周期,在上半年淡季的时候可能每个月仅仅有一次较好的买入机会,而高位要注意立即获利,在下半年的旺季时,升势可能持续的时间长一些,低位买入的持仓时间可能有3~5个月。当然也可以运用部分仓位做1个月之内的循环操作。
第三条,感觉不好,最好不要勉强入市
炒纸黄金有些时候需要依靠那么一点点感觉。假如感觉不好的时候,不要勉强自己入市,若在媒体分析的诱导或他人的劝说之下入市,面对波动的行情难免会心情忐忑不安。行情看涨而自己看跌,无法保证做好交易。不如把这段时间留给自已认真分析总结黄金市场行情。
特别是在有强烈预感市场要大幅下挫的时刻,更不要勉强入市,经验告诉我们有时这种预感常常比分析预测还要准确。纸黄金交易中实盘交易首先要保证不亏损,其次才能谈盈利。当你感到市场的走势不太明朗,自己又缺乏信心的时候,以不沾为好。假如自己感到没有把握,不如什么也不做,耐心地等候入市的时机。假如已经开盘,大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感觉时候,不如平仓出局。不要过分计较输贏,冒无把握的风险。
第四条,不可盲目跟风,也不能心存幻想
市场不存在神,对任何投资者来说均有发生错误的时候。而一些投资者自己不做分析判断,对别人的建议言听计从,自己不善于独立思考。善于思考的投资者在听取建议时应当多问几个为什么,来了解建议者的想法和思路,开拓自己的思路,提升自己的水平。特别是当与自己的判断不一致的时候,更要全面思考。
有一些纸黄金交易的投资者在发生损失被套时,并非分析行情变化,去寻找解套的方法,而是希望着有大幅反弹的奇迹发生。结果不但奇迹没有发生,市场反而继续下跌。在纸黄金交易投资中唯一可以解救损失的方法只能依靠自己,企图依靠外力的奇迹不如依靠自己的努力。
第五条,在市场平静如水的时候,更需要耐心地等待
有的投资者往往认为不做交易就不是在进行炒金,一日不操作就觉得手心痒痒。事实上很多时候都需要我们付出耐心去等待,特别是在市场平静如水的时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耐心。市场其实75%~85%的时间之内是没什么大的波动,真正大幅行情出现的时间只有15%~25%。只有能忍受住寂寞的投资者,才能成为纸黄金交易投资中的高手。
第六条,顺势交易,步步为营以维护已经到手的利润
我们参与个人纸黄金投资交易的目的在于获利,而不是求名,别人的赞誉不一定能够为自己带来丝毫的收益。有的投资者在做顺势交易的时候,极容易被眼前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忘记黄金价格是在涨跌起伏中前进的。有涨一定有跌,大涨以后必然回调,假如不能保住眼前的既得利益,极容易被黄金价格的大幅回调搞得灰头土脸。
判断市场的底部和项部均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即使专业分析人员也常常只有在该底部或顶部形成以后才能得出肯定结论,所以这种判断对于我们普通的投资者更是难上加难,唯一的方法则是在正确判断升势的情况下逐渐提高止盈价位,步步为营,以维护已经到手的利润。
第七条,操作不顺利时,暂时离场休息
任何投资者对于市场走势的判断不可能一向是正确的,正常情况下出现一两次错误影响不太大。然而假如接二连三地出现错误,很可能说明当前你已失去了对市场的把握能力,暂时休息应当是此时的最佳选择。
市场的波动是永不停止的,不用忧虑没有挽回损失的机会,纸黄金投资市场的钱永远挣不完。假如这时一意孤行,为了弥补损失而不肯罢手,极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失。因为这时你操作的心态已经大乱,失去了冷静、客观地观察市场的能力。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退一步抽身,重新审视市场的变化,才是再次获得判断市场走势能力的上上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