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失败的原因
原因是知觉者为了使环境更利于理解、更有意义而构造出来的。
——大卫·休谟
大卫·休谟(怀疑主义哲学大师)是英国17世纪的经验主义怀疑论者,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知觉的集合体。他这句话虽然带有浓厚的怀疑主义倾向,但用来解释一些投资现象还是相当贴切的。
投资者在每次投资失败后都喜欢反省失利原因,希望在以后的投资实践中引以为戒。在总结失败教训的过程中,他们也可以慢慢地修复已经造成的心理伤害,重建对未来的信心与勇气。因此这种对原因的分析就带有理性经验探究和感性心理自救的双重意味。然而,由于人头脑中存在惯性思维,投资者的分析就常常脱离实际,很难切中病根。他们找到的“病因“通常只是自己头脑中既有观念的映像,是为了能更容易说服自己、使自己更快恢复乐观情绪而顺着固有理念构造出来的幻象,与真实无涉。这样,寻找原因的心理抚慰效用就逐渐超过了理性归纳的成分。投资者把空想当做宝贵经验,就会与真正合理正确的认识失之交臂,从而在今后重复犯错。
金融心理学家希勒尔·艾因霍恩和罗宾·霍格思曾通过实验证明,投资者不能从投资结果中有效地汲取经验教训,是因为思维经常败于惯性系统,在解决较为棘手问题时原初印象更为活跃。投资者只愿意接受符合自已基本逻辑的原因,而抗拒或忽视与原先观念不相符合的理由。因此,不管投资者的真实经历如何,对历史原因的描述早已存在于其脑海之中,只是在不同的场合下稍加改头换面而巳。许多心理学家都发现了人脑懒于活动而耽于享受的倾向,如果认知思维不能重拳出击,头脑中的惯性就会大权在握,引导人们作出轻松而熟悉的判断。这也就是很多人在同一个地方屡战屡败的根源所在。
全球投资之父约翰·坦普顿爵士曾说过投资中最贵的五个字是“这次不一样",因为投资者每次都痛下决心要汲取教训不再重犯,却一再掉进同一个陷阱。如果不能找到真正的原因,而是满足于经过头脑选择过滤后的“真相”,那结局就只能一模一样——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