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应和股市都是经济的先行指标,都会先于经济趋势做出反映。
从历史来看,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央行大幅降低了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向市场释放流动性。1998年6月,在降息后的第八个月, M1、M2增速触底反弹。2008年9月份之后,央行连续5次隆息189基点。
在降息6个月之后, 2009年3月份起,M1增速-M2增速达到阶段性底部,并推动市场上扬,股票市场则以蓝筹股带动股指大幅攀升。我国货币政策对M1的影响要大于M2,在经济下滑过程中, M1往往呈快速下降的趋势,在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并经过一定时滞后, M1反弹的速度也明显大于M2,M11对经济的反映更加敏感。
一般来说,有如下三种状况会带来M1增速大于M2的增速效果:
1、信贷投放的扩张:新增企业贷款的增加,企业活期存款回升的速度要快过于定期存款。
2、宏观经济的改善:居民消费意愿增强导致居民储蓄存款向企业存款转化,也就是大家愿意提供资金投资。
3、企业利润的回升:企业经营活动改善,活期存款回升的速度大于定期存款,也就是银行存款活期化。
由此可看出, M1、M2增速差的变化主要是由于货币供应、宏观经济、企业利润的变化导致货币在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定期存款和企业活期存款之间相互转化的结果。
当M1增速比M2增速低,且两者差距超过5个百分点时,股市就会见底,一轮牛市将会拉开序幕。在熊市不断探底的过程中,如果M1-M2增速(为负值)不断扩大的话,就给了投资者一个大胆介入的提示。同理,如果股指处于高位,而M1-M2增速(为正值)不断缩小,刚好发出了盘整行情和向下拐点信号。
金融业内人士通常把M1显著超越M2形成剪刀差的现象称作为“黄金交叉“。 M1增速比M2增速高,股市将向上,但差距超过5个百分点时,牛市行情就会进入尾声。同理, 2008年5月, M1的增速低于M2形成“死亡交叉“,进一步确认了A股下跌行情。
2008年10月,股指从1664点开始反弹, 3个月后, M1、M2的增速差在2009年1月达到最大值(-12.11个百分点),之后差距逐渐缩小。以上说明股市与M1、M2增速差是成正相关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