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数据构成了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主体,是外部投资者据以对上市公司进行分析的数据基础。以往我们在对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分析时,通常对会计数据进行直接加工处理,而忽视了财务报表的原始数据有可能并没有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经营现实。
会计数据分析的目的就是评估一家企业的会计记录是否真实地反映了其所代表的经营活动。通过对企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预测进行评估,证券分析人员能够知道他所使用的会计报表在多大程度上扭曲了经济现实,进而对这些扭曲进行“恢复”,为后面的财务分析提供真实的数据基础。
财务报表分析是指以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为依据和起点,采用专门的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过去和现在的经营结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帮助利益关系集团改善决策。财务分析的最基本功能,是将大量的报表数据转换成对特定决策有用的信息,减少决策的不正确性。
(一)公司财务分析的基本内涵
(1)财务报表分析的起点是财务报表,分析使用的数据大部分来源于公开发布的财务报表。因此,财务分析的前提是正确理解财务报表。
(2)财务分析的结果是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赢利能力和抵抗风险能力作出评价,或找出存在的问题。
(3)财务报表分析是个过程。所谓的“分析”,是把研究对象(一种现象、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以达到认识对象本质的目的。财务报表分析是把整个财务报表的数据,分成不同部分和指标,并找出有关指标的关系,以达到认识企业偿债能力、赢利能力和抵抗风险能力的目的。
(4)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性。对外发布的财务报表,是根据全体使用人的一般要求设计的,并不适合特定报表使用人的特定要求。报表使用人要从中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重新排列,并研究其相互关系,使之符合特定决策要求。财务报表分析的一般目的可以概括为:评价过去的经营业绩、衡量现在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根据分析的具体目的,财务报表分析可以分为流动性分析,赢利性分析,财务风险分析,专题分析如破产预测、注册会计师的分析性检查程序等。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是对两个或几个有关的可比数据进行对比,揭示差异和矛盾。比较是分析的最基本方法,没有比较分析就无法开始。比较分析的具体方法种类繁多。
(1)按比较对象分类(和谁比)
1)与本企业历史比,即不同时期(2-10年)的指标相比,也称“趋势分析”。
2)与同类企业比,即与行业平均数或竞争对手比较,也称“横向比较”。
3)与计划预算比,即实际执行结果与计划指标比较,也称“差异分析”。
(2)按比较内容分类
①比较会计要素的总量。
总量是指报表项目的总金额,例如总资产、净资产、净利润等。总量比较主要用于时间序列分析,如研究利润的逐年变化趋势,看其增长潜力。有时也用于同业对比,看企业的相对规模和竞争地位。
②比较结构百分比。
把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转换成结构百分比报表。例如以收入为100%,看损益表各项目的比重。结构百分比报表用于发现有显著问题的项目,揭示进一步分析的方向。
③比较财务比率。
财务比率是各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反映其内在联系。比率的比较是最重要的分析。它们是相对数,排除了规模的影响,使不同比较的对象建立起可比性。财务比率的计算是比较简单的,但对它加以说明和解释是相当复杂和困难的。
分析的核心问题在于解释原因,并不断深化,寻找最直接的原因。财务报表分析是个研究过程,分析得越具体、越深入,则水平越高。如果仅仅是计算出财务比率而不进行分析,则什么问题也说明不了。
2,因素分析法
企业的活动是一个有机整体,每项指标的高低,都受若干因素的影响。从数量上测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可以帮助人们抓住主要矛盾,或更有说服力地评价经营状况。因此,因素分析是依据分析指标和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程度。
因素分析的方法具体分为:
(1)差额分析法。例如固定资产净值增加的原因分析,可分为原值变化和折旧变化两部分。
(2)指标分解法。例如资产利润率,可分解为资产周转率和销售利润率的乘积。
(3)连环替代法。依次用分析值替代标准值,测定各因素对财务指标的影响,例如影响成本降低的因素分析。
(4)定基替代法。分别用分析值替代标准值,测定各因素对财务指标的影响,例如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