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评级一统天下在牛市初期和发展期无可厚非,但是随着股价的短期帆升,估值水涨船高,“推荐”依然占绝对优势,任凭政策调控和市场调整风吹雨打兀自岿然不动,是何原因?根本原因还在于卖方报告难以做到真正的客观独立。作为卖方,券商研究报告的主要客户是基金公司等机构,研究报告的优劣对基金在券商的分仓量影响越来越大,关系到佣金收入,如果因为一篇负面报告而导致股价下跌,有可能失去基金大客户。
为何有的研究报告做不到客观公正?
作为调研对象的上市公司,相对于研究员和证券公司同样处于强势地位,得罪不起。
这个道理就跟记者写批评报道一样,如果研究员出了减持这样的负面评级,公司很可能也会封杀他们,从此失去进入公司进行实地调研的资格。研究员绝大多数时候不愿出具负面评级报告的潜规则,即使一个股票价格已经高估到没法再给正面评级了,通常他们也不会轻易出一份提醒投资者减持的报告,这已经是业内的潜规则了。
相关调查表明,当观点与外部客户发生利益冲突时,近六成分析师表示“不撰写相关研究报告”或“与有关方面进一步协调”。而在证券公司,受制于自营部门和投行而放弃负面评级,甚至为服务于投行业务而被迫提高评级水平,也是普遍现象。
东方证券房地产行业研究员王树娟就是一例。2007年9月王树娟对外发布(地产板块2007年中报盘点报告)“看淡”房地产行业,并认为地产板块总市值已达1.4万亿元左右,PB平均达到9倍左右,PE普遍在50-60倍以上,泡沫特征明显。她的报告让当时手握大量地产股的基金经理愤怒了,他们联合起来集体封杀王树娟,最终王树娟离开了这个行业。
研究员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部分甚至财务低能。而不少调研员不去实地调查,闭门造车只对着财务数据想文章,或者依靠上网东抄西摘、七拼八凑。这样出来的研究报告自然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