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操作熟悉股票相比,“炒新”被套的概率更大。即使技术娴熟的投资者也难免会有“炒新”被套时,这也是一些投资者捏着一把汗“炒新”的重要原因。纯属“短炒”的投资者,一旦“炒新”被套,需要及时了结,不宜在新股“身上”久留了结方法:新股上市首日买入的筹码一般应在次日开盘时卖出,若能确保在股价上冲过程中顺利卖出则更好。
即使选择在日后逢高减持,持有时间也不宜超过一周。投资者在止损了结时亟须考虑的是如何“保命”,而不是被套股票会不会上涨、能不能解套、能不能获利。
与纯属“短炒”相比,“炒新不成做长线”也是不错的选择,但需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新股上市之初,如股价不能迅速脱离成交密集区和主力建仓成本,日后调整的概率会大大增加、调整时间也会延长,有的股票调整的时间甚至会持续数年。
投资者若想“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需有充分的耐心和正确的方法,既不要在调整之初急于补仓,也不要在下跌末期低位斩仓。相反,在心态和技术尚可的情况下,可在调整初期适量减仓——每次反抽都是卖点,再待调整到位时进行补仓-每次拉回都是买点,以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与贪婪让人失去理智一样,恐惧同样会让人失去胆量。敢于在“炒新”时高位买入,却不敢在跌无可跌时低位捡拾,是一些投资者时常出现“炒新”亏损的“致命伤”。实际上,当“炒新”失利后,投资者若真有打“持久战”的本领,并善于在股票“由新变老”、股价“由高变低”时想想:既然大家都跑得差不多了,我更不需要再跑了,在此基础上再拿出“炒新”时的激情,大胆买入,坚决持股,就极有可能成为资本市场最大的赢家。
时常听一些投资者说:“x ×新股上市首日涨幅巨大,要是开盘价全仓买入该有多好,一天就能获利×x%."后悔心态溢于言表。其实,该投资者只看到了“炒新”的机会,却忽视了其中的风险。
投资者若不想捏着一把汗“炒新”,就须力戒功利化:
1、压力测试
“炒新”要去功利化,首先体现在投资者承受“炒新”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上。新股上市首日,股价“上蹿下跳”,既有迅速暴涨的希望,也有短线暴跌的可能。新股的这种特性说明,“炒新”并不适合所有投资者。如果没有足够的承受暴跌风险的能力,就不要抱有获得市值暴涨的希望。参与“炒新”前,一定要先进行相应的压力测试-能承受多少风险,再决定是否参与。
2、总量控制
“炒新”要去功利化,离不开总量控制。参与“炒新”的资金比例一定要适度,切不可拿出全部资金用来“炒新”。一般情况下,拿出10%-20%的仓位比重参与“炒新”就够了,最多不应超过30%.如果“炒股”成功,权当是一份意外收获;如果“炒新”失利,所造成的损失也完全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对投资“全局”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3、严格操守
“炒新”要去功利化,还体现在要有严密的操作计划并严格执行上。新股上市首日,没有均线,没有指标,股价定位也不稳:开盘出来的价格究竟是高得离谱还是过于低估,很难揣摩,难以估算。在这种情况下,操作的唯一正确方法就是事先要有严密的计划,并在股价波动中严格执行。
4、莫成常态
“炒新”要去功利化,更体现在有选择地“炒新”而不是热衷于“炒新”上。随着股市行情趋于平稳,新股发行上市的节奏相对较快,投资者若不假思索,“见新就炒”、“见N就买”,无疑将盈少亏多。因此,在精心选择“炒新”品种的基础上,还要正确把握“炒新”节奏,严格控制“炒新”频率,切忌常态化、白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