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投资者有不同的炒股方法,有的投资者在自己的账户里“设置”了一些“固定”筹码,采取的是持股不动的策略。但“固定”筹码绝非“等闲之辈”,运作得法还能给投资者带来许多“惊喜”,产生不少“额外收益”。
在一轮大的牛市里,“不操作”往往就是“最好的操作”。因此,不少投资者都在自己的账户里“设置”了一些“固定”筹码,采取持股不动、紧握不放的策略,程度不同地分享到了牛市的盛宴,有的还成了牛市里最大的赢家。
然而,“固定”筹码的“任务”,不应该局限于提升筹码本身的市值上,还应该包括增加账户里的资金。换言之,“固定”筹码也能“流金淌银”,而非“等闲之辈”。
一方面,通过“逃顶”和“抄底” ,让“固定”筹码“流金淌银”。即,当大盘和个股涨到一定高位时,将“固定”筹码清空。待跌到一定低位时,再将这部分筹码接回来。在确保持仓品种和数量不变的同时,尽可能多地增加账户里的资金,达到“流金淌银”的目的。
另一方面,利用“固定”筹码进行“换股操作”。即,在一定高位,将“固定”筹码抛出,然后换入其他股票,获利变现后,再在一定低位将等量的“固定”筹码买回来,使账户里的股票不变,资金增加,达到“流金淌银”的目的。
那么,投资者在“换股操作”时需注意哪些问题呢?简言之,要突出“三个重点”,掌握“三种方法”,把握“三个关键”。
1、突出“三个重点”。“换股对象”
包括卖出品种的选择和买入品种的选择。卖出的品种,要尽量选择在同一时段内“固定”筹码中涨幅较大或跌幅较小者。买入时刚好相反,要尽量选择涨幅小、跌幅大的股票。“换股对象”确定后,即可用卖出的品种去换买入的品种。“换股方式”。
当投资者决定“换股”时,可视现有筹码与资金的比例,确定“换股方式”,如账户内既有资金又有股票,且足够买入或卖出股票时,可选择“先买后卖”或“先卖后买”。
一般情况下,当拟卖的股票价格较高且瞬间急涨时,可“先卖后买”,当拟买的股票价格较低且出现急跌时,则“先买后卖”,这样可有效地防止最佳卖(买)点的错失;如账户内只有资金没有股票,只能“先买后卖”;若账户内只有股票没有资金,只能“先卖后买”。
“换股数量”。由于“换股”的目的,是使“固定”筹码“流金淌银”,希望多出资金而非多出筹码,所以原则上要采取“原数接回”法,即当初卖出多少,现在接回多少,筹码不变,让资金多出来。只有当胜算较大、建仓机会“不可多得”时,才可用“全额接回”法,即手头的资金全部买入股票,资金不变,让股票多起来。
2、掌握“三种方法”
“换后换回”。用“固定”筹码进行“换股操作”的前提是筹码“固定”不变。所以,“换股”时,最要紧的是要确保筹码能顺利“回家”。只要有“正差”,只要能“回家”,就要让它们在完成各自的“使命”后及时回到自己的“住所”。
需要防止的是,因为“贪心”太重,造成筹码丢失,或因为错失时机,只能以高价“反差”接回,这是“换股操作”的大忌。“换上加换”。当“换股”后“被换”股票的走势与自己的预期相反,出现了更好的“换点”时,不要动摇当初“换股”的正确性,若有必要和可能,还要“换上加换”,即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原先卖出过的股票,以更低的价格买入原先买入过的股票。
笔者9月14日用同方股份(15.94元)换中海集运(5.16元)后,16日见更好的“换点”出现,又用同方(16.20元)换了中海(5.02 元).第二次“换股”与第一次相比,在“被换”股票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换股”后账户里的资金又多出了许多。
“换中有换”。无论是初次“换股”,还是“换上加换”,投资者有时会发现,被换方(买入的股票)尽管与主换方(卖出的投票)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与第三方(其他股票)相比“优势”又不太明显。此时,可以拿被换方与第三方进行“换中有换”的操作。
16日,笔者对7月24日“逃顶”股票的最新涨跌幅进行了重新“排序”,结果发现,中国南车跌幅第一,下跌14.31%,而中海集运逆市上涨3.61%,故从买入的角度考虑,南车明显优于中海,所以在用同方(16.20元)换了中海(5.02元)的基础上,再次考虑用中海(5.02元)去换南车(4.66元),以便通过“换中有换”让账户里的资金“多上加多”。
3、把握“三个关键”
要有可比性。在衡量所换股票的比价“优势”时,务必要有可比性。既要纵向比一单就某只股票而言,要确保“高抛低吸”,日后能低价接回,而不是相反;又要横向比一在相同时段内不同股票的价格优势。
譬如,笔者8月26日同时买入了大秦铁路(10.54元)和工商银行(4.76元) ,至9月11日,两者出现了完全相反的走势,于是就用获利的工行(5.06元)去“换”被“套”的大秦(10.08元).此时“换股”与8月26日相比,又“流淌”出了不少“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