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操作上,散户应该怎么办呢?市场上也有一些规律可以总结,比如重要的底部一定是机构拿股票砸出来的当机构开始大规模卖股票的时候,就是底部开始形成的时候;重要的头部又都是机构拿钱买出来的,因为只有当机构大规模的资金入市的时候,才可能把指数打出一个新高来。
举个底部的例子。2009年元旦之前,上证指数出现了八根阴线的走势,非常恐怖,事后表明,基金都在那个时段大规模地出货,他们的仓位降到了两年来的最低点。这就说明底部是他们用股票砸出来的。
再举个头部的例子。上证指数的6000多点是怎么形成的?基金拿钱买出来的。基金是不是愚不可及呢?也不是。基金根据契约约定,手中的现金按照一定的比例必须用于买股票。我个人觉得这不太合理,但是契约就是这么定的。比如说,如果约定不能低于0%的仓位,那基金特别是股票型基金会发生什么现象呢?要知道指数走到6100点的时候,是全社会亢奋得要命的时候,那个时候很多人都不自己买股票了,而是卖了股票去买基金,因为很多人假设机构投资者是相对理性的实际上这个假设是错误的,我们这里不展开讲。很多人把股票倒成基金,再加上社会居民的存款也开始转移去买基金,基金手里的钱就越来越多。
大家都知道,从基金十年的发展过程来看,刚开始开放式基金卖到100亿元就是了不得的事情了,一般情况下基金的规模只有20亿元一30亿元。2004年海富通突破亿元,那是不得了。但是,到了大牛市的后期阶段,上千亿的基金规模比比皆是,很多基金甚至必须提前停止申购,因为钱太多了,收不过来。这些钱到了基金手上怎么办?在三个月之内必须按照60%的比例买成股票而且后面还不断地有人申购,基金不想买股票也不行。
最后就出现了什么情况呢?在5000点、6000点指数相对高位的时候,基金大规模、被动地买入股票。曾经有个基金经理跟我说,他出去一周就想休息一下,不想再买股票了,但是一周之后回来一看,分配在他名下的现金又到了90亿元的规模。不买不行,那买什么?当然主要是买大盘蓝筹。所以最后一波的泡沫不是垃圾股,恰恰就是大盘蓝筹股,这跟投资者的成分有很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