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快递茅、化工茅,再到现在的免税茅,从今年2月18日以来,各种茅的价格走势就显得非常不乐观,近期更是上演了各种闪崩走势。
有着“快递茅”称号的顺丰快递,在股价大跌的背后,源自于一季度业绩预亏的公告。一纸预亏公告,却足以抹掉了之前的辉煌业绩,市场投资情绪也骤然降温,股价也迎来了两个跌停板的走势。
到了最近的免税茅,在一季报业绩披露之前,市场却传出了利润不及预期的传闻,同时也担心价格战与“套代购”整治等问题,股价也随之下跌。但是,与快递茅相比,免税茅的股价却是在盘中出现了闪崩的走势,且股价闪崩提前于业绩披露的时间,似乎有部分资金存在“抢跑”的可能。
13日的晚间,中国中免正式发布了一季报。其中,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27.48%、净利润同比扭亏,实现28.49亿元的净利润水平。中国中免实现业绩扭亏的表现,也基本上是市场预期之内的现象,但对这一业绩表现,却主要受益于海南离岛免税新政的影响,中国中免的离岛免税业务也出现了大幅度增长的态势。
如果说中国中免受益于特殊环境下的免税新政影响,那么随着全球的陆续开放,对中国中免来说,它的离岛免税红利也可能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在部分资金“抢跑”抛售的背后,实际上也与市场预期未明等因素有关,部分资金开始产生出明显的分歧迹象。
从今年2月18日以来,虽然市场指数跌得不多,但对去年涨幅明显的白马股来说,却成为了最近两个月的重点杀跌对象。不过,从跌幅明显的白马股来看,主要集中在一些前期盈利增速过快,或本身估值较高的白马股身上。在未来持续盈利增长能力存在分歧的背景下,市场资金的分歧程度也会明显加剧,市场开始步入了一个“杀估值”的过程。
除了上市公司自身业绩表现不及预期之外,还可能与全球宽松货币拐点提前的担忧有关。即使全球宽松货币还没有达到一个实质性的拐点,但对国内市场来说,货币政策整体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在市场流动性溢价相对收缩的过程中,对前期享受估值溢价的上市公司而言,自然也会加速其估值溢价的挤压速度。
可以称为“各种茅”类的上市公司,本身属于各主要行业的龙头企业,甚至享受一定的话语权与影响力。总而言之,对这些“茅”族企业,本身质地并不差,只是短期估值溢价较高,涨高了自然存在估值合理回归的需求。
但是,在市场下跌的过程中,恰恰也是检验“真茅”的重要时刻。在各种茅出现估值合理回归的过程中,关键还是要看未来企业的盈利增速是否可以跟得上,企业自身的护城河是否足够宽厚等。对真正意义上的“茅”族企业,实际上可以享受着跨越牛熊周期的表现,即使遇到经济不景气或金融市场剧烈波动的情况,但“真茅”却可以展现出快速的盈利修复能力与股票价格的修复能力,这或许也是检验“真茅”的判断依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