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界网站
作者:郭施亮
截至目前,A股上市公司的半年报数据基本上完成了披露。经历了今年不平静的一季度、二季度之后,投资者非常关心今年上市公司的二季报财报数据水平,因为二季度之后,也恰恰是国内经济稳步回暖的时间点,二季度上市公司的业绩回升能力将会直接影响到上市公司自身的质地水平。
作为百业之母的银行业,自然更容易受到投资者的关注。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国内银行股赚的钱最多,在今年提出银行加速让利实体经济的大环境下,上市银行的业绩表现将直接反映出银行让利的力度;另一方面则是银行股聚集了大量的投资者,更是价值投资者的集中场所,银行股价格的一举一动,同样影响到众多投资者的财富命运。
从已经颁布二季报的上市银行来看,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表现。从整体上来看,国大银行的业绩表现不如股份行,而股份行的业绩表现不如城商行。其中,最直接的体现,则是在净利润的同比增减幅身上。
其中,以工农中建交为代表的国有大行,净利润出现同比下降的表现,且同比降幅在10%以上。至于上市不久的邮储银行,净利润同比降幅也处于10%的边缘。这些年来,我们甚少看到国有大行净利润出现同比下降的表现,但在今年的二季报,我们也见证了这一时刻的到来。然而,就在今年一季报,国有大行还处于净利润同比正增长的局面,市场还质疑银行股让利的诚意,但在今年二季报的数据中,却充分展现出国有大行的让利诚意。
或许,对投资者来说,可能会考虑到银行股隐藏利润的问题。不过,从最容易隐藏利润的不良贷款拨备率数据来看,国有大行的不良贷款拨备率并未出现明显地攀升,部分国有大行还较上一季度出现了拨备率小幅下降的现象。其中,交通银行的不良贷款拨备率还跌破了150%的水平,净利润同比降幅还达到了14.61%。
再者,我们看到股份行的数据情况,则出现明显的分化状况。其中,平安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11.2%,不良贷款率为1.65%。至于兴业银行的净利润,也出现了9.17%的同比降幅,半年报的净利润同比降幅还是比较明显的。但是,在另一方面,招商银行的净利润却仅下降1.63%,但较市场预期的数据逊色不少。不过,从招商银行的不良贷款拨备率水平来看,却呈现出持续攀升的迹象,目前招行的不良贷款拨备率已经达到440.81%。
此外,则是看城商行的半年报数据表现,最具代表性的是宁波银行,营收与净利润同比增幅仍然达到双位数的水平,拨备率也保持在506.02%水平。至于南京银行、杭州银行、成都银行等,均出现了正向增长的态势。不过,对城商行来说,仍需要看所在的区域,对沿海城市或核心区域来说,资产水平越可靠、越优质,潜在的不良率较低,这也是上市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从国有大行的净利润齐降到股份行净利润的分化表现,再到城商行的逆势增长,我们可以发现A股上市银行的表现开始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走势。虽说今年强调了银行加快让利实体经济,但作为国有大行,身上的重担更多,肩负让利的责任更多,净利润出现明显下降也是预期之内的事情。至于部分股份行以及城商行来说,虽然也有让利的需求,但因银行本身的质地较好,在不良率偏低的同时,不良贷款拨备率也一直处于偏高的水平,特殊时期下也未必导致上市银行自身的利润出现显著下滑的迹象,手握优质资源、优质客户的银行,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也会更强。
今年以来,A股上市银行股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走势,一方面是国有大行及部分股份行的跌跌不休,另一方面则是优质银行以及部分城商行股票的屡创新高,市场资金的偏好度有所差别。
不过,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国有大银行更注重未来股息率的变化情况,在净利润下滑以及预期股息率下降的背景下,股票价格难免会有所承压,或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维持低位运行的格局。对股份行以及城商行来说,则更注重业绩的增长持续性,从宁波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等股价表现来看,这些城商行逆势上涨,也并非没有原因,一方面来自于业绩的稳健增长预期,另一方面来自于银行自身所处的地域较发达,掌握着优质资源与优质客户,凭借偏低的不良率与较高的不良拨备率,也为银行后续的业绩增长释放出更多的空间。
随着二季报财报数据的逐一披露,对银行股来说,最坏的预期逐渐落地。但是,不良率本身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银行加速让利的背景下,一方面需要看三季度国内经济的回暖速度,这将影响到后续银行让利实体经济的力度大小;另一方面则需要看三季度银行不良率的提升空间,若在接下来的不良释放过程中,仍未触及红线或低于市场的预期,那么银行股的价格拐点可能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