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宽松预期下,未必意味着所有的股票都具有投资价值。在未来注册制改革的预期下,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难免会存在一轮洗牌的过程,但对市场来说,上市公司的业绩与成长性仍然是核心所在。
郭施亮
前期的疫情蔓延导致了不少企业停工停产,对小微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来说,更是承受着沉重的压力。实际上,在疫情发生以来,国内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扶助措施,以助力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对这类群体来说,最期待的还是拓宽融资渠道以及降低融资成本,给它们创造出一个喘息期。
相比于海外,国内的疫情防控还是做得比较完善与到位,不少地区已经加快了复工复产的进度。随着复工复产的提速,未来国内仍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提振实体经济。近期的国常会释放出抓紧出台普惠金融定向降准的信号,且强调额外加大对股份制银行的降准力度。13日,央行“闪电”降准,将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
事实上,在今年1月1日,央行降低了存款准备金率0.5%,这也是今年首次降准,且属于全面降准的举措。从今年首次降准的初衷分析,意在应对春节的流动性压力以及满足全年稳增长的发展预期。经过了今年年初的降准后,目前国内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回落至12.5%,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回落至10.5%。
相较于海外成熟市场,国内存款准备金率的调降还存在着很大的空间。去年,国内合计降准三次,今年在疫情的冲击影响下,预计随后降准的力度与频率值得期待,对助力实体经济的发展将带来有利影响。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不可小觑。以国内为例,在2月份的经济数据中,PMI仅录得35.7%,较上月下降了14.3%,这一数据比2008年金融海啸的最低值还要低,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冲击力度。
在疫情逐渐稳定之后,接下来可能会加大力度助推经济发展,在美联储降息的影响下,未来国内降息降准双管齐下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
至于股票市场,则直接与资金面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换言之,只要市场的流动性保持高效运作的状态,那么A股市场的抗跌能力仍然会得到保障。
在货币宽松预期之下,投资股票会是最好的选择吗?多年来,在全球宽松货币环境的背景下,房地产与股票市场等重要投资领域则是直接受益者。对投资者来说,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在不断降低,手持现金虽然在金融危机中避免了资产价格的快速缩水风险,但长期持有现金,就不得不考虑到资产被动贬值的压力。多年来,即使投资者长期投资在货币基金、储蓄国债等稳健投资渠道,也难逃资产被动缩水的压力。换言之,除了极端的投资环境外,货币宽松背景下房地产与股票市场还是具有良好的保值优势。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A股市场中,因多年来市场的持续扩容,上市公司同质化的问题比较严峻,在仅有的存量资金博弈环境下,资金更偏向于优质企业、稀缺企业以及具有成长能力的企业。由此一来,对上述股票来说,更具有持续高效的流动性优势。与之相比,对大量绩差股乃至业务同质化严重的上市公司来说,基本上很难获得资金的青睐,长期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
站在稳健投资者的角度出发,在股票市场处于历史估值底部区域附近,投资核心市场指数的指数基金或许会是最稳妥的策略,也回避了单一个股的黑天鹅风险。至于价值型投资者,则更青睐于优质上市公司,在未来市场利率趋于下行的环境下,股息率持续稳定且高企的优质上市公司,整体的投资吸引力将会进一步提升。
由此可见,货币宽松预期下,未必意味着所有的股票都具有投资价值。在未来注册制改革的预期下,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难免会存在一轮洗牌的过程,但对市场来说,上市公司的业绩与成长性仍然是核心所在。长期看来,优质上市公司的投资吸引力只增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