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降息与否,成为了全球市场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全球股票市场走势的风向标。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股票市场属于利率敏感、资金敏感的投资场所,当利率水平出现明显变化的时候,往往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股票市场的价格表现;另一方面则是美联储开启降息措施,有望引发全球市场的跟风动作,对全球市场的影响比较深远。
据悉,在北京时间8月1日凌晨2点,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把联邦利率目标区间调整至2.00%至2.25%,基本上符合市场预期。按照此前市场的预期,美联储将会采取降息的动作,但从此次降息的力度来看,尚且比较温和,并未超出市场的预期。退一步思考,若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则可能属于激进式降息,对全球资本市场的影响更为深刻。
近年来,美联储对货币政策的调整频率并不低,从此前的渐进式加息,到暂停加息,而后再到如今的降息动作,美联储对货币政策的调整,对全球市场的货币政策制定带来了深刻性的影响。不过,对于此次美联储的降息动作,还是具有深远性的意义,这也是美联储时隔十年后的首次降息。
但是,从资本市场的表现分析,似乎并未对此次降息有着乐观的预期。截至收盘,美股市场不涨反跌,其中道琼斯指数下跌1.23%、纳斯达克指数下跌1.19%以及标普500指数下跌1.09%。
针对美股市场的表现,或许会存在几种因素的解读。
其中,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基本上符合市场的预期,如今利好兑现,市场有利好出尽的意味。
再者,美联储称勿以为FOMC不会再度加息,同时也表示,不意味着开启了一轮宽松周期,降低了市场持续降息的预期,新一轮宽松周期可否开启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此外,则是市场资金分歧明显,结合此前美股市场已经走出十年牛市,市场获利了结的需求明显。
不过,站在全球市场的角度思考,最关注的问题,一个在于会否引发全球市场的跟风降息,另一个则在于如何影响到利率敏感的股票市场等投资渠道的走向。
作为同属新兴市场的中国股市,同样也是利率敏感、资金敏感的投资场所。对于此次美联储的降息举动,实际上意在应对经济下行风险,同时支持着通胀向目标回升。但是,对于国内市场而言,近年来的货币政策调整本身存在着一定的独立性,未来可能仍会通过公开市场等方式进行调节,而从国内市场的大环境分析,似乎未必就此开启新一轮的宽松周期。
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近期已有表态称经济稳增长不能够依靠房地产短期刺激,抗风险、稳增长以及提升国内金融市场风险防御能力,依旧是今后的主基调,或多或少降低了今后再度宽松货币的预期;另一方面则是在于国内通胀水平已经处于比较合理的状态,且从今年6月份的CPI数据来看,同比上涨2.7%,其中猪肉价格同比涨幅达到21.1%,而鲜果价格同比涨幅达到42.7%,降息应对通缩的必要性需求并不高。此外,则是在于近年来国内市场的货币政策制定存在一定的独立性,即使此前美联储采取了加息举措,央行也并未跟进,独立性能力正逐渐提升。
反映在中国股市身上,可能利好程度比较有限,而站在市场的角度思考,可能更关心美联储降息的持续性,若接下来美联储仍有进一步降息举措,则可能会对中国股市的走向构成影响。如今看来,市场观望的情绪仍然浓厚,美联储降息未必可以打破中国股市的僵持局面。
3000点附近位置,基本上成为了近年来中国股市的主要运行区域。即使是回到了十年前的时间,A股市场依旧还是处于3000点附近位置徘徊。但是,与十年前的3000点相比,如今市场的估值水平更具优势,而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与风险防御能力也在逐渐提升,这也是中国股市不断成熟,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的重要体现。
但是,对于中国股票市场而言,3000点附近仍然是多空双方激烈争夺的重要位置,而在短时间内未必会产生实质性的结果。
或许,站在市场的角度思考,一方面需要考虑到市场不断扩容的压力,而在市场容量不断膨胀的背后,实际上市场指数失真意味比较浓厚,上市公司的分化程度更为明显;另一方面则是可能考虑到国内货币政策环境以及市场的资金面环境的变化,作为利率敏感、资金敏感乃至政策敏感的投资渠道,中国股市本身存在较高的波动率,若市场赚钱效应得不到实质性激活,市场可能一直徘徊在3000点附近,以时间换空间完成漫长的调整行情。但是,当市场形成了实质性的赚钱效应时,则可能会引发各路资金蜂拥而至,并助推市场迅速打破僵持局面,这也是中国股市近年来的真实写照。如今看来,在多空平衡尚未得到实质性打破的背景下,各方资金仍处于场外观望的态度,市场正等待一个打破僵局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