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率低下,这是中国股市长期存在的问题。与之相比,在上市率与退市率比例控制方面,海外成熟市场却做得比较完善,多年来整体退市率相对较高。与海外成熟市场平均6%左右的退市率相比,中国股市的年均退市率确实低得可怜。即使是过去多年的退市企业总和,其在A股市场中的实际比重还是非常低。
实际上,对于中国股市偏低的退市率,并非没有原因。在笔者看来,主要有几个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第一、上市公司保壳扭亏常态化。
这些年来,中国股市经常上演乌鸦变凤凰的神话,上市公司的保壳扭亏手段层出不穷。有的通过地方补贴、税收减免来达到保壳的目的;有的通过债务重组乃至债务豁免等特殊手段实现扭亏。此外,则是上市公司利用巧妙的会计手段完成扭亏保壳,而在一系列保壳手段的影响下,却大大提升了上市公司的保壳效果,反过来却大幅降低了股票市场的真实退市率。
第二、A股市场的退市条件相对宽松,股市刚性兑付现象长期存在。
这些年来,部分上市公司借助退市规则的漏洞,长期占据A股市场的上市资源。具体而言,每当企业即将面临披星戴帽或暂停上市前,上市公司总会有不同的巧妙应对方式,来避免披星戴帽或暂停上市的风险。然而,对于不少长期亏损的老面孔,却一直占据着A股市场的上市资源,股市退市条件的相对宽松,却导致不少企业反反复复实现扭亏保壳。
第三、从披星戴帽到暂停上市,再到终止上市,现行退市规则给予企业带来太长的纠错时间。
一般而言,当上市公司在最近两年时间内发生连续亏损,或因其余原因触及披星戴帽的情况,上市公司将会面临退市风险警示的处理。在此基础上,若上市公司在最近三年时间发生连续亏损或其余触及暂停上市的情况,将会遭到暂停上市的处理。至于最近三年连续亏损,且在随后一个年度内未能够恢复盈利的,将会遭到终止上市的处理。由此可见,如果从连续亏损的情况分析,上市公司从亏损到终止上市,前后仍需要四年时间才能够实现终止上市,而期间某一年实现扭亏保壳,上市公司在A股市场的资源地位仍将得到延续保留。至于净资产连续录得负值的情况,上市公司仍然有三年时间实现调节,若连续三年净资产为负值,则上市公司才会遭到终止上市的处理。
因此,站在提升股市退市率,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效率的角度思考,现行退市规则给予企业带来太长的纠错时间,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股市的实际退市率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即将登陆的科创板,则是在终止上市方面下了功夫。其中,具体而言,则是简化了退市环节,并取消暂停上市与恢复上市的流程,这对于A股退市规则而言,也是一种较好的借鉴。
第四、A股上市公司主动退市意愿不强,长期亏损的企业多热衷于占据市场资源。
实际上,在A股市场中,长期存在经营不善、长期亏损的上市公司,而对于这类上市公司来说,一方面看重了A股市场的资源优势,即使企业长期亏损,但凭借上市公司这一头衔,却容易拓宽融资渠道,较普通企业拥有更多的资源优势;另一方面则是A股市场本身退市后的出路狭窄,对于长期经营不善的企业而言,并不希望失去上市公司的地位,因为一旦失去了A股上市地位,则将可能到旧三板等严重缺乏流动性的市场板块,企业价值大打折扣。
最近一段时期,*ST上普申请主动终止上市,但作为央企的*ST上普,本身还是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不排除先退市后重新上市的考虑。但是,即使如此,却为A股上市公司主动退市拉开了一个序幕。不过,对于市场而言,更需要积极鼓励长期经营不善或长期亏损的上市公司主动退市,并积极为这类企业开拓更宽广的退出渠道,这也利于提升股票市场的优胜劣汰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年来A股市场在提升退市率方面确实下了功夫,但比追求退市率更重要的,则是要从真正意义上保护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并完善各类投资者保护的有效举措,例如完善民事赔偿机制、简化前置条件认定、引入集体诉讼制度以及区别对待退市整理期等。由此一来,才能够更好实现股市退市率与投资者索赔效率的同步提升,这也是A股市场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