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股票来说,市盈率、市净率等常规指标常常被市场投资者所重视。至于国内机构投资者更看重的白马股、蓝筹股,恰恰具有了低估值、低市净率以及中高股息率的特征。
截至目前,虽然国内股票市场的估值底部基础仍不够牢固,但对于财务稳健的优质上市公司而言,估值底部基础应该还是比较明朗,公司本身具备了较强的风险防御能力以及抗经济周期波动能力等。因此,从现阶段内中国股票尤其是中国优质股票的估值水平分析,基本上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中长期投资优势更为突出。
然而,对于这些年来中国股票市场却存在一种现象,即中国股票国内不敢买,而外资却拼命买,而这一现象也延续已久,但在外资大举买入的背后,却并未从根本上扭转上市公司的股价运行趋势,而外资资金在A股市场的占比比重也较以往明显提升了。
中国股票,对国内资金而言,显得并不敢买,这不仅仅反映出国内普遍投资者的真实写照,而且还体现出部分基金机构的真实需求。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基金机构的考核压力,尤其是年末基金排名的压力,这可能会导致部分基金机构不敢长期持有股票,反而热衷于抱团取暖或积极调仓,甚少股票可以获得大资金大机构长期持有三年乃至五年以上;另一方面则在于国内机构投资者并未积极引导市场的长期价值投资,有时候存在部分资金机构利用信息优势、资金优势实现套利,但这可能加剧市场的价格投机,而并非真正意义上引导市场的价值投资。
民间资金多,投资渠道少,这是国内投资市场的真实写照。但是,多年来,大量财富资金并未很好流向股票市场,反而更热衷于流向房地产市场等渠道。谈及主要原因,则离不开资本逐利性,而对于长期具有较强赚钱效应的房地产市场,尤其是核心城市房地产市场,其本身具有的吸金效应是非常强劲的。与之相比,对于国内股票市场,虽然拥有数十万亿市值的股票市场,但中国股票市场的持续赚钱效应却并不明显,多年下来,反而导致越来越多的资金不敢往股票市场中跑去。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年来,股票市场的晴雨表功能似乎有所弱化,同时股票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联动性似乎有所强化。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国内不少上市公司尤其是主业非房地产的上市公司,其投资房地产市场的比重越来越高,房地产市场的冷暖对不少上市公司的影响愈发明显;另一方面则是在于上市公司近年来投资理财产品的热情高涨,涉及理财规模庞大。同时,实际情况下不排除部分理财资金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流向房地产市场,而上市公司直接或间接增强了与房地产市场的联系性。
外资大举买入A股,这与国内外投资者不一样的投资风格有着一定的联系性。与此同时,对于海外投资者,尤其是海外成熟投资者,本身具有较强的调研能力以及判断前瞻性,因此在投资策略上也会与国内投资者有所区别。
不过,从实际情况下,也可能与海外投资者并未充分了解国内市场投资环境,且对市场功能定位认识不明确等因素有关。至于海外投资者的积极投资,其投资结果如何,仍然存在一定的未知数。但是,从短期角度思考,国内外投资者的投资差距仍很难辨别,但从长期角度思考,海外成熟投资者的投资优势也会随之提升。
在A股估值底部基础仍未得以确立之际,国内投资者可能仍不敢轻易大举投资。或许,这也是国内投资者更愿意等待明确性赚钱效应确立的真实写照,这也是国内投资者对中国股票态度趋于谨慎与理性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