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清友:“抄作业效应”——中美产业交替趋势判断
“中美之间正在进行剧烈的结构调整,中美两国经济发展方式在未来会出现角色互换,所谓时势造英雄,我们需要从产业变化中,分析未来中国哪些人才群体更能发挥作用。”
近日,《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携手FESCO在北京举办了第七届“人才经济论坛”。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管清友受邀出席并作主题发言,本文根据现场实录整理而来。
作为经济研究者,我更多从产业变化去看中国能够吸附哪些人才群体,希望今天与各位共同探讨未来可能的趋势。
中美互换经济发展方式
中美之间正在进行剧烈的结构调整,这个结构调整可能会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决定两个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分化或者是分野,导致两国经济运行的特征会非常不同。
中国在2003年到2008年快速增长的时候,正在经历一轮所谓重工业化,修路架桥盖房子这一类的职业,这一类的行业发展非常快,资本市场表现也非常强烈,同时对人的需求量也是非常大。我原来在金融机构工作,我们经历过2012年到2017年金融业泡沫化的过程,我当时感觉金融行业对人的需求是特别大的,面试的频率非常快,但是2017年以后整个行业发生了非常大变化,现在到金融机构找工作非常难,甚至说很多领域都步入了内卷化。
换位思考一下,站在美国人的角度你会发现,过去四十年美国人很忙,忙着打仗,反恐,花钱,维持世界秩序。中国人在干什么?修路架桥盖房子,闷声发财赚钱,美国人突然发现这个现象的时候,中国人的学习成绩出现了极速提升,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是超过日本的,按照大多数机构的测算,我们的经济总量大概率在2031年超过美国,也就是说我们学习成绩在过去四十年里面得到了飞速提升,你有可能在这个班里要考第一名了。这是现在美国已经可以预见到,而且是几乎无法阻止。
现在美国人就在想,我怎么能不让他考第一名?美国人突然发现中国人在成绩上也有短板,比如中国人的数理化成绩比他们还稍微差一点点,我要阻止你提高数理化成绩,这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美国对华为,中兴的一些制裁举措,所谓卡脖子的问题。
那么美国人也在反思,为什么中国成绩提高这么快?除了我这些年在世界上打仗、反恐、维持秩序浪费了一点时间,浪费了一点精力,哪错了?美国人看看发现自己不够勤奋。因为本来文史哲成绩提高相对容易一点,多花点心思,背一背,多看看相关的参考资料可以提高成绩,但美国人没有空,于是抄作业的故事来了。
美国人想未来我们要把中国人学习文史哲的方法抄过来,过去四十年中国人在干什么呢?修路架桥盖房子,在搞基础设施建设,所以美国人说那我要抄一抄中国的作业,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美国要开始做全球基建。
那么中国人在干什么?中国人要开始自学数理化了,如果说在2018年贸易战之前很多中国企业家,中国经济学家还无法刻骨铭心地感受到这种必要性和紧迫性,这个题必须自己会做,那么今天,无论是在场的各位,企业家,管理学家,还是经济学家,一定是形成了共识。就是数理化的题必须学着自己解出来。可以说我们进入到了一个从人力、物力资源投入到科技创新的过程,未来中国将会进入一个科学技术的爆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