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清友万字长文:美联储的命门和我们的机会
一直是关注度最高的变量之一,无论是对大国博弈、企业经营还是个人投资,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长周期来看,大国霸权兴衰与货币地位密切相关。货币政策是一个大国竞争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当前大国博弈的关键时机,货币政策选择可能会决定未来几十年中国在整个世界当中的地位。中国能否赶超美国?何时能赶上?短周期来看,近期通胀预期升温,十年期美债收益率飙升,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风格快速切换,外资流出明显,对全球资产有何影响?白马股还有机会吗?个人和企业家该如何应对?对此,管清友院长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根据管清友院长在通衡论坛的主题演讲《全球货币宽松的极限:中国如何在货币洪水中突围?》整理而来。全文5万多字,此为缩略版。
大国博弈离不开货币国际化,货币国际化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如果梳理过去几百年的历史,从大国兴衰、国运之争的角度,会发现很有意思的脉络,大国霸权兴衰与货币地位密切相关。从货币角度理解国家之间的变化,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涉及到很多长远的谋划,不仅仅是一个短期的资产配置。
英国应该是全球第一个霸权国家,因为它有巨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和巨大的外贸顺差。这个日不落帝国通过殖民地的形成巨大的海外市场,有市场,有顺差,有工业生产能力
后来英国开始衰落了,美国还没有接上,一战和二战德国和日本分别去挑战英语系国家,试图改变当时的世界秩序,结果均以失败告终。
从国家之间的变化来看,一战、二战解决了德国的问题,英美等英语系国家认为德国可以崛起,但是必须是个二流国家,不可以和英美一样成为一流国家。所以在一战、二战过程中,英国摁住了德国,但是没想到美国起来了。
在19世纪下半叶,美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就已经开始超过英国了。但接替霸权是二战以后的事情,前后经历了大概半个世纪,50年左右的时间。
后面我们熟悉的邻居日本,不断崛起,也想重复德国的路径,挑战当时的世界秩序,想要和德国结盟,但也失败了,最终日本在二战中被摁住了,从此陷入到现在这种状态。
不难发现,大国博弈和霸权交替的过程中,需要有市场,有顺差,有工业生产能力,还有战、二战等很多重大事件发生,这是一条很重要的线索。
还有另外一条线索,大国的崛起也少不了本币国际化的助力。英国正好赶上了第一波化石能源煤炭的使用,英国又是主要的煤炭出国口,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英镑的国际化。美元一开始国际化,确实受益于石油的出口,包括大宗物资和工业产品的出口。在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前半叶的时候,美国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出口国。煤炭、石油在出口当中作为一种大宗物资,支持了本币的国际化。
所以大家看到了英镑-煤炭、美元-石油的说法,也有很多人寄希望于通过碳中和、碳减排产生碳货币,这个碳货币有可能是人民币国际化一次重大的机会。当然人民币国际化可能也伴随着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霸权国家的过程。
一个国家的崛起,或者说货币的国际化,大概有几个条件,第一是有殖民地,也就是有庞大的海外市场。第二是有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第三是有庞大的外贸顺差。英国三者都有,美国工业生产能力和顺差都有,但是没有殖民地,它充分地利用了一战和二战的机会,建立了全球市场,也就是现在的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同时还有马歇尔计划,而且在此之前,美元国际化已经完成了。美国在和英国的竞争过程当中,形成了一个全球市场,不需要通过殖民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