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清友:扩大内需关键在于深化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
“扩大内需不能简单地靠发几张消费券,关键在于深入的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11月26日,“2020浦江养老金融夜话”第二期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行。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提出平行世界、扩大内需、统一市场、数字经济、区域经济地理的变化、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和重构六个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词,其中,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是扩大内需的核心思路。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一方面是深化国内改革,另一方面是坚持扩大开放。”管清友认为,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角度来讲,全球化趋势正面临挑战。但在此背景下,中国仍需坚持扩大对外开放,以“平行世界”的姿态不断扩大“朋友圈”。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管清友认为此举还将进一步倒逼国内改革开放。
扩大内需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手段。“启动国内大循环要启动内需,让内部市场充分活跃起来,内部市场要越做越大。”管清友说。
“从产业的升级和技术演进来讲,我觉得我们仍然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赛道上。”而从中观视角看行业走势,管清友认为中国正处在一个关键的时期,资产价格的波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但从长期来看经济发展仍呈现出向好的态势,强劲的内需潜力还待释放。管清友举例表示,虽然当前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面临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环保成本上升等诸多挑战,但劳动力红利仍未完全消退。此前经历过的重工业化阶段加之中国劳动力的规模及数量,造就了中国制造业产业生态的完整性,短期内中国的市场地位无法被取代。此外,2019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次超过60%,管清友认为未来该数字还有10%至15%的提升空间,城镇化红利仍然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而他认为释放这些内需潜力的关键在于深化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
“我们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这个新发展格局中很重要的一条是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而重中之重就是土地这个生产要素的改革。”管清友表示,他主张通过土地制度改革让农民群体成为有产者,并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以释放内需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