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零点财经>股市名家>管清友> [管清友股市分析]从赚快钱转向赚慢钱 “硬核资产”了解一下

[管清友股市分析]从赚快钱转向赚慢钱 “硬核资产”了解一下

2020-01-07 14:10:32  来源:管清友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136分钟的时间

[管清友股市分析]从赚快钱转向赚慢钱 “硬核资产”了解一下

时间:2020-01-07 14:10:32  来源:管清友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管清友股市分析]从赚快钱转向赚慢钱 “硬核资产”了解一下

南渡指的是中国经济处在减速期,GDP增速呈南下趋势。从宏观研究角度来讲,我们目前不能准确地预见减速期会在哪一年结束,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国际比较来找到一些规律,因为很多经济体曾经经历过这样的过程,可供我们借鉴和参考。

在经历了长时间的高速增长后,经济体普遍都会经历一个漫长的减速阶段,平均时间大约是20年,最终稳定的GDP增速平均值为3%。美国经过减速期30年,经济增速从高点18.9%下降到3%;日本经过减速期30年,经济增速从高点13.1%下降到1%;韩国、泰国、中国台湾都经历了20年的减速期,经济增速从12%以上的高点下降到3%。中国经济增速从2008年步入换挡期,目前刚刚走过了10年,GDP增速从高点14.2%下降到了现在6%。

但中国的表现也是比较特殊的,即便在减速期里,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仍然是相对比较稳定的,而且是相对高位。其他经济体,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泰国、马来西亚在经济减速期中都经历过严重的衰退,GDP增速都跌到过负值,而中国的减速相对平稳,最大的波动出现在2008年,此后基本是下下停停。

从赚快钱转向赚慢钱 “硬核资产”了解一下

可能很多人会问,减速真的会再经历十年吗?中国的特殊性在于市场规模和深度仍然足够大,我们还有很多牌可以打。尽管我们很难改变长期减速的趋势,但是我们在两三年内,是可以通过一系列逆周期调节举措来改变经济周期的轨迹。

于是,问题就变成了:经济增长要不要保6%?一部分观点认为因为6%是保不住,所以索性不要保,就让它下去,市场可以迅速的出清。另外一部分观点则认为如果经济下滑过快,会让原本没有风险的企业陷入风险中,为了稳定就业、防范风险,采取稍强力度的逆周期调节还是有必要的。

我更主张“保6%”。中国的GDP增速从9%到8%用了3个季度,8%到7%用了14个季度,从7%到6%经历了17个季度,表面是看经济越是往下走,下一个台阶所需要的时间越长,实际上就是逆周期调节在起作用,这就给我们的宏观政策提供了一个空间。

当然,我们也知道这个6%大概率是保不住的,6%不是中国经济的底,经济还会继续“南渡”。

北归:硬核资产一路向北

北归是资产表现分化会也越来越明显,硬核资产加速北上。既然经济处在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下行期,那么企业家和投资者应当积极做好应对,从两个层面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从企业家的层面,企业的扩张确实是有边界的。最近几年许多企业的扩张停不下来,无法适时的止步,可能是因为创始人的基因,可能是因为这个行业所处的赛道,也可能是维持内部团结的需要,但最后却导致了崩溃。就像历史上很多帝国扩张不可持续一样,企业的扩张也是有边界的。

对于企业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参考:

从经营角度看,从横向的流量扩张转向纵向的流量变现。不仅仅是在互联网的流量看到了天花板,我们在汽车、房地产、很多消费品等领域都发现了天花板。宏观上,目前处在从增量经济时代向存量经济时代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通过流量的扩张提高估值,再去进行新的投资,这种经营模式不再可取。

从企业规模看,从“大而不能倒”转向“小而美”。过去是大而不能倒,现在是大可以倒,而且倒的还不少。未来5-10年里,生意不是往大了做,而是往“小而精”了做,哪怕公司只经营一个细分行业,只有一种产品,但能稳定盈利,也胜过那些“样样通,样样松”的公司。

从经营策略看,从快速扩张转向稳健经营。对于目前已经在行业上占有一定份额的企业来说,未来需要告别高杠杆扩张的模式,稳扎稳打,扩张速度可能放慢,但抗风险能力要提高。

对于投资者而言,赚快钱不再那么容易,风险越来越大,坑也越来越多。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还是要更多的关注硬核资产。硬核资产具有四个明显的特性,有实实在在的价值,相对稀缺,相对安全,流动性更好。

一是价值性。简单来说,就是对人有“用”,一个硬核的公司要能创造利润,权益回报率(ROE)要高,一个硬核的房子必须有居住和生活价值。

二是稀缺性。物以稀为贵,越稀缺,越难被复制,就越有价值。比如京沪深的房子,土地稀缺导致供给的速度远远跟不上市场需,成为价格上行的重要推手。

三是安全性。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不碰“带刺的玫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说过“收益率超过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警惕高收益理财产品。

四是流动性。需求不能太小众,最好是受到大部分人的需要和认可。在金融下行周期,需求过于小众的资产流动性越差,价值难以体现,比如一些顶级豪宅,买家群体太小,流动性很差,在房价下跌只能进行更大幅度的折价。

同时符合这四个条件的资产其实非常少。硬核公司是拥有盈利护城河的行业龙头;硬核股票是具有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硬核债权主要是国有主体和高评级债券;硬核地产是核心城市和核心位置的核心房产。从股票市场来看,一些优质个股的筹码可能会进一步的集中,集中到以价值投资为理念的外资手里,集中到机构投资者手里,未来可以买到优质筹码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西进:西方世界的三种结局

西进是总结下西方国家三种结局,原地踏步、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中国在2018年人均GDP水平大约是9800美元,2019年大概率将突破1万美元的关口。我们研究了全球各国人均GDP的演变过程,总结出了一点规律:人均GDP在3万美元以下时,经济主要是靠劳动力、资源、初级技术驱动,也就是发展中国家目前所处的经济水平;人均GDP在3万-6万美元时,经济主要是靠技术驱动,大多数发达国家现在处在这个阶段;人均GDP在6万美元以上时,经济主要是靠资本驱动,比如美国,对外净资产-9万亿(美国的对外投资总额比其他国家在美国的投资总额少了9.6万亿美元),还能取得正的投资收益。

接下来,我主要讲三个国家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原地踏步的是80年代的日本,依赖金融宽松,经济长期萧条,产业持续衰落。从经济指标上来看,日本在80年代末期以后,人均GDP水平基本上在3万到4万美元的区间里,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从这个维度上来看,日本的经济确实是陷入到相对停滞的状态。这种状态进一步影响到了日本的企业,影响到了国民的心态,影响到了社会阶层的变迁。80年代,日本在稳增长还是调结构之间选择了前者。在1985年广场协议之后,日元持续升值,损害了出口和经济,日本开始加大金融缓和力度。实际上,从1980年以来,日本一直在推行金融缓和政策,央行基准利率已连续五次下调,从9%降至5%。1986-1987年,日本又连续五次下调央行基准利率,1987年2月达到战后最低水平2.5%。M2增速持续高达2位数,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热钱迅速涌入股市和楼市,泡沫不断膨胀,最终骤然破灭,日本也陷入了“失去的三十年”。

向上提升的是90年代的韩国,经过全面改革,经济平稳减速,产业成功升级。韩国的情况和日本恰恰相反,在稳增长还是调结构之间选择了后者。韩国在90年代末期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进行了相对比较彻底的结构化改革,人均GDP从一万美元到现在接近三万美元,1998年韩国人均GDP到达一万美元时,和现在中国的境况很相似,许多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90年代末韩国的改革主要有: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引导亏损机构出清,加大金融开放力度,处置金融不良资产,加快培育资本市场。

向下沉沦的是60年代的阿根廷,深陷债务危机,经济持续负增长,产业十分单一。需要警惕的是类似阿根廷这样的案例。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这个国家就开始走向国有化、高福利、高税收、宽货币的道路。贝隆政府上台后,开始全面国有化,发展国有工业。对内,推行金融国有化,将央行收归国有;盲目实行“福利赶超”,将GDP的30%用于社会福利开支;为了保障阿根廷的“福利赶超”,阿根廷提高各项税率,最终成为拉美税负最重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初,关税税率高达84%,企业利润大部分被税收侵蚀。在这样的政策之下,阿根廷财政陷入恶性循环,恶性通胀,外债极高。近年来多次出现债务危机,2018年经济出现负增长,通胀接近50%。

东出:坚定走出中国道路

东出指的要积极应对变化,走出中国道路,冲破折叠。

首先要解放思想,无论是对国际关系的处理,还是对国内宏观经济的治理,以及对民营企业的态度等,都需要解放思想。在此基础上,强化市场、放松管制、改善供给、激发活力。具体来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激活财政。短期来说,还是要坚定不移的保6%,防止经济过快下滑以及过快下滑带来的风险释放。我们的赤字率只2.8%,在财政上确实没有必要那么保守,财政政策的作用可能要远远大于货币政策。

第二,激活教育。全球人均大学数量对比发现,中国每百万人拥有2.07所大学,远远低于发达经济体,比如美国每百万人口拥有17.61所、日本9.69、中国台湾地区6.78,甚至比印度(6.22)还低很多。未来,充分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去办教育,实现公用事业部分的民营化,是一项既能应对短期的经济下行,也能为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举措。

第三,激活文化。经济下行的时候,往往是文化、娱乐、文学兴盛的年代,但是我们对于文化还有很多不太必要的、甚至有些过度的管制。这个领域韩国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经验,他们在90年代末期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其中一项重要的举措就是激发文化旅游。

第四,激活医疗。从每千人病床数来看,我们和日本、韩国、德国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我们每千人拥有病床数为4.2,日本13.4,韩国11.5,德国8.3。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人们对于医疗、医药、医美这些领域的需求越来越大,医疗在未来10-30年内,都是充满想象力领域。

第五,激活消费。从国际经验来看,当人均 GDP 超过8000 美元,居民消费快速扩张,就会进入消费服务业快速增长的工业化后期。目前中国拥有超过3亿新中产,位居世界第一。

史诗级消费升级已经到来。所以我们看到海外护肤品、境外旅游等需求快速释放,只是消费渠道和方式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第六,激活人力。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人才争夺战越演越烈,但是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城乡二元化结构限制了人口的自由流动,成为激活人力的最大障碍。有一个指标值得关注,就是名义城镇化率和实际城镇化率的差值,2018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3.37%,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58%,至少还有2亿人尚无实现真正的城镇化,北京、上海常住人口中有三分之一还是外地户口,未能享受到市民化待遇,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均等化还未实现,这是未来城镇化的一大重大看点。

第七,激活股市。股市对于企业直接融资和家庭资产配置的重要性毋庸赘言,但是与海外城市地区相比,中国家庭以股票为代表的金融资产配置占比较低,有77.7%是房产,只有11.8%是金融资产,远低于美国的42.6%。主要原因是中国股市尚不成熟,波动较大,牛短熊长,而与此相对的是地产投资收益相对稳定可观。但在房住不炒的主基调下,这一情况将发生根本性变化,未来是股权为王,股票投资占比会稳步上升,但前提是股市逐步健全,注册制改革就是一个重大突破。

最后总结一下,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尽管内部国际环境和内部环境复杂多变,经济增长遇到一些压力,但是长远来看,中国的市场广度和深度仍是全球最大的,增长潜力巨大。中国人追求财富的梦想、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是我们这个经济体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不竭动力;与此同时,企业家的创新是中国经济生生不息的原动力。希望中国能有好的应对短期和长期冲击的策略,能够把牌打对,路走对。

关键字: 趋势股票投资债券
来源:管清友 编辑:零点财经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

移动平均线
股票知识
MACD
老丁说股
热点题材
KDJ指标
读懂上市公司
成交量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大盘
分时图
股市名家
概念股
缠中说禅
强势股
波段操作
股票盘口
短线炒股
股票趋势
涨停板
股票投资
长线炒股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财务分析
炒股软件
上证早知道
经济学术语
期货
股票黑马
股票震荡市场
理财
炒股知识
散户炒股
外汇
炒股战术
港股
基金
黄金




































































































































































































































































































































































































































































































































































































































相关栏目推荐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6-2024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