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止跌后的筑底走势及其对策
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股票的最低价只有一个。严格地说,只要是股价不继续创新低了,就叫“止跌”,而止跌之后的走势全都叫上涨。但上涨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上涨如同鸡肋一般,即图2-10中从A到B这段。
图2-10
对于鸡肋一般的上涨,笔者的建议是股民不要参与。
图2-11
如图2-11所示,该股股价在5月14日发出卖出信号之后很快创出12.58元的低价,之后连续的几根小阳线并没有立刻形成反弹。紧接着股价继续寻底,并且第二次触及12.58元的前期最低价,在此之后虽努力上攻冲高到1344元,但随后再次下跌。在整个寻底的过程中,我们在K线图上根本不可能找到买入信号的身影。2014年7月10日周四,这段下跌的最低价12.27元终于诞生了。股价在此之前的走势全叫下跌,在12.27元之后的走势才能叫止跌。仅仅过了两个交易日,7月14日周一,一根涨幅接近4%的阳线终结了止跌后的筑底走势,股价于一个月后的8月18日涨到接近17元的位置。
图2-11所示意的是股价寻底、止跌,至于“筑底”,则如图2-12所示。
图2-12
如图2-12所示,该股的下跌从2015年8月18日开始,到9月2日创出本轮杀跌以来的低点8.32元。
但是请大家注意,8.32元的这个低点是在9月2日以后的几个交易日里才得以确认的,我们那时才恍然大悟:“哦,股价反弹了,原来那天的8.32元就是最低价啊。
股价在砸到8.32元之后的确算是止跌了,因为这个价从此就再没有被跌破过。从图2-12中我们看得很清楚,买入信号没有轻易露面,而是等到了10月8日,当股价站到了10元之上才发出的。在随后的9个交易日,股价涨幅超过30%那么自从9月2日创低点开始,到10月8日发出买入信号前一天,这一大段时间,即图中被框起来的部分,股价是个什么走势?毫无疑问,是在筑底。股价在筑底阶段的确不再创新低了,这很好,但是它也没快速拉升啊。在将近20个交易日的时间里,它就一直那么不温不火、令人惴惴不安地在低位磨叽。因此这种止跌后的上涨,索性用个形象的比喻,就叫鸡肋型的上涨吧。其特点是:股价虽然止跌了,但一直在离最低点不远的位置徘徊,在较长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里股价几乎都是小阴小阳交替出现。从事后看,这段日子股价的总体涨幅相当小。
就该股而言,从2015年8月18日卖出信号发出后,直到10月8日买入信号发出前,唯一正确的操作是空仓。对于股价在止跌后的筑底走势,操作建议就两个字:空仓。股价止跌后为什么不是马上就快速涨起来呢?因为大凡是股价下跌,都具有相当大的杀伤力。犹如大病一场过后,人的身体已经十分虚弱,需要一段足够长的时间去调养和恢复。
对于股民来说,“非牛即熊”的简单线性思维要彻底改改了。因为实际上股价的运行除了明显的涨和明显的跌之外,还有第三种状态,就是大致呈缓涨的打底、扩底走势,即窄幅箱体震荡。有很多股民老是在困惑:“为什么我的股票已经止跌了可就是不涨呢?”答案很简单—它还在筑底。
如果没有好的交易系统,很难分辨箱体震荡会在何时结東。提早进场就是在做无用功,股价反复时间长、资金效率低,而且会搞得投资者疲惫不堪。留两道有趣的题给大家。每道题第一张图都是普通的K线图,由于没有加载交易系统的模型,因此当然没有买卖信号。看各位能不能自己勾画出下跌前应该卖出股票的位置,以及筑底区域的位置?
观察图2-13,买卖信号会出现在哪里?
图2-13
正确答案见图2-14。
图2-14
观察图2-15,买卖信号会出现在哪里?
图2-15
正确答案见图2-16。
图2-16
从上面两道题大家可以看得再清楚不过了,买入信号和卖出信号的提示准确、有效、可靠。如果K线图中没有这些明确的提示,你在操盘时会不会一直很迷茫?股价的前两种本质性走势介绍完了,对应的操作策略也跟大家讲明白了—下跌不参与,震荡筑底也不参与。
炒股一定不要为了持股而持股,除非有特殊的原因。比如2016年开始执行的新股申购办法,要求投资者的股票账户在申购日之前20个交易日必须有股票,并且按照日平均持股市值给予新股申购的额度。只有在制度有这样规定的情况下,那些想通过打新股碰运气的股民,手里才必须一直持有股票。永远不要怕踏空!一名非常成功的职业操盘手曾跟笔者分享过她的交易心得“要拿着钱等机会,而不要拿着单子(即股票)等机会。”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我们才该出手呢?请看股价的第三种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