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东纠纷兄弟情断
随着企业的做大,自2002年起“事情正在起变化”,股东之间的心态开始悄然转变,裂痕随即产生。由于吴长江是总经理,全面负责企业运营,因而对外总是由吴长江代表企业,外界提及雷士,言必及吴长江,其他两位股东觉得自己身份被贬低了。在这种失衡的心态下,分管销售的胡永红开始越位干涉企业经营,原本只须向总经理汇报的事情,胡永红以股东身份要求职业经理人向其汇报,并且单方面下达他的指示。这就造成股东意见不一致时,下属无所适从。
随着局勢的恶化,但凡公司开会,股东一方提出看法另一方就表示反对,致使会议无法进行下去。不仅如此,胡与杜觉得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公司就无法持久经营,于是提出只要公司有收入就马上分红。而分红之时,由于吴长江的股份较多,因而所分得现金也较其他两位股东多。其他两位股东心理进一步不平衡,要求分红也必须致。
后来妥协的结果是,吴长江把自已的股份向其他两位股东分别转让5.83%,而代价几乎是无偿的。于是三人的股份形成33.4%,33.3%、33.3%的均衡状态,三位股东在企业的工资分红也完全均等。然而,股份是均等了,三位股东的关系却并未因此而改善。2005年,随着雷士的销售渠道改革,三位股东的矛盾全面爆发,其他两位股东激烈反对吴长江的改革方案。
时任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的刘海峰曾经和吴长江有过深度接触,并有意投资,后来在进行调查时发现股东问题是潜在的“地雷”。虽然刘海峰最终未投资雷士,但是给了吴长江一个忠告:要想获得私募融资,前提是必须解决好股东纠纷问题。
听了刘海峰的忠告,吴长江最终决定彻底解央股东纠纷的问题。吴长江曾公开表示:"客观讲,雷士分家这个导火索是我点燃的。因为这个事情迟早要解决,早解决要比晚解决好。”他当时采取了一个“以退为进“的策略,因为他相信他离开之后,另外两个股东是“玩不转”这家企业的。他向胡.杜两位股东提出,出让自已所有的股份给胡、杜,分走8000万现金并彻底离开企业。胡、杜欣然同意,随即签署协议。然而,就在吴长江签订协议退出后的第3天,他刚离开惠州,就接到了一位供应商的电话,要他赶紧回公司。一回到惠州,他就被直接带到了公司大会议厅。全国各地200多个供应商和经销商,还有公司的中高层干部,黑压压地挤满了会议厅,另两个股东被围在中间,现场还挂起了“雷士战略研讨会”的横幅。最后大家决定举手表决吴长江的去留,结果全票通过他留下。后来3人重新商议,胡.杜各拿8000万元离开。供应商、经销商的集体“力挺"居然能f涉和影响一个企业高层的人事决策,这开创了一个企业发展先河,让业界惊叹不已。
吴长江最终赢了这一“赌局”,而且代价低于预期,如果不是吴长江“以退为进"的策略,要想两位股东顺利离开,只怕付出的代价远不止1.6亿元。但是,昔日同窗好友,却因此形同陌路。
(二)融资中介“乘人之危”
亚盛投资自2005年底就开始与雷士照明接触,了解雷土股东纠纷的整个背景,也知道公司极度缺钱的状况。
2006年初,亚盛投资带着自己的团队为雷土照明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包括帮助在境外设立离岸公司、搭建离岸股权架构.引进资本方、设计融资交易结构等,亚盛投资因此被外界戏称为雷土照明的“金融保姆”。而且,为了显示诚意,亚盛投资先期向雷士提供了2000万元的借款。接下来数个月,亚盛投资介绍了三个愿意出资的投资人:“涌金系"掌门人魏东的妻子陈金霞、优势资本总裁吴克忠、个人投资者姜丽萍,三人合计出资400万美元(分别为180万美元,120万美元、100万美元)。亚盛投资向出资人承诺,这400万美元投资可获得雷士10%的股份,但资金必须先以亚盛投资的名义投入雷士,之后再将雷上的股份转给他们,这样亚盛投资以994万美元入股雷士,占比30%。
为什么吴长江会接受“地板价"似的估值?其实,双方有个心理博弈的过程。吴长江当时迟迟未能等到柳传志旗下的联想投资是否投资的确切信息,而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这让亚盛投资总裁毛区健丽在入股谈判中占尽优势,也难免给人以“乘人之危"的嫌疑。入股交易达成后的第二天,2006年6月28日,亚盛投资毛区健丽随即把雷土10%的股份转手兑现给了陈金霞等三人。吴长江首次与资本达人的博弈,看似“输了钱”,但从根本上解决了创业股东的纠纷,保住了绝对控股股东的地位,并奠定了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从这一意义上说,吴长江借助资本之手迈过了第一-道坎。
(三)赛富、高盛粉墨登场
亚盛投资趁机“吃”了把吴长江,继续协助吴长江进行更大规模的融资,以弥补雷士依然很大的资金缺口。2006年8月,亚盛投资又促成了软银赛富正式决定投资雷士。2006年8月14日,软银赛富投入的2200万美元到账,占雷士35.71%的股权;同时,广东女富豪私人的200万美元借款,也在到期前进行了“债转股”,转变成3.21%的股份,债转股市盈率与软银赛富人股的市盈率大体相当,约为8.9。
随着三笔资金的先后进入,雷士总共募得资金折合人民币约2.6亿元,,除去支付股东杜刚.胡永红的1.6亿元,还有余款补充运营资金。然而,对吴长江来说,这次融资后其持股比例降至41.7%,重新陷入“有控制权但又被制约”的局面,并为其最后出局埋下了第一个隐患。
2008年8月,雷士照明为了增强其制造节能灯的能力,以现金+股票的;方式收购了世通投资有限公司(其旗下的三友、江山菲普斯及漳浦菲普斯专事节能灯灯管及相关产品的制造),其中现金部分需支付4900余万美元。当时雷士账上的现金及存款仅有3000万美元,不足以支付收购款。为了完成此次收购,雷上照明再次寻求私募融资。在该轮融资中,高盛与软银赛富联合向雷士照明投入4656万美元,其中高盛出资3656万美元、软银赛高出资1000万美元。然而,因此次融资稀释了所持股权,吴长江失去了第一大股东地位持股34.4%;赛富两次投资后的持股比例达到36.05%,成为第一大股东;高盛以11.02%的持股比例成为第三大股东。以现金+换股方式完成对世通的收购后,吴长江的持股比例进一步被稀释至29.33%,依然低于软银赛富30.73%的持股比例。此股权架构一直保持到雷士照明IPO之时,并为四年之后吴长江进入另--个股权“局中局”埋下了伏笔。
(四)投资人借机“无本生意”
2010年5月20日,雷士照明登陆香港联交所,发行6.94亿股新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3.85%),发行价2.1港元/股,募资14.57亿港元。
按照IPO价格计算,雷土照明的投资人获得了可观的投资回报。以高盛及软银赛富为例,高盛以3656万美元的投资最终获得了2.08亿股股票,持股成本1.37港元/股,相较于2.1港元的IPO价格,投资回报为1.53倍;而更早以更低价入股的赛富基金的收益则更加可观,其以3200万美元的投资额最终获得了6.81亿股股份,持股成本仅为0.366港元/股,按IPO价格的投资回报为5.73倍。
在这场资本盛宴中,斩获最多的并非软银赛富,而是当年把赛富引进雷士的毛区健丽。毛区健丽虽然曾是雷士的融资顾问,也入股了雷士,但是她总是刻意将自己隐藏起来。在雷士的招股说明书中,找不到作为股东之一的毛区健丽的名字,而是由一个名为“邓惠芳"的女性出面替她持股。媒体一问及雷士私募融资交易的细节,她要么语焉不详,要么一语带过,似乎刻意隐瞒什么。那么,毛区健丽在雷士一役中究竟"斩获"了多少呢?
毛区健丽实际出资494万美元获得雷土照明20%的股权(20万股,IPO时分拆为2亿股)。其后数年里,她向其他一些机构投资者及个人投资者分批出售了部分雷士股票。在雷士上市之前,毛区健丽共计套现四次合计套现近1200万美元。雷士上市以后,毛区建丽所持的剩余股份(超过1.38亿股)在股价4港元左右时陆续套现大约8000万美元。综合计算,其投资回报率超过20倍,远高于软银赛富的5.73倍的回报。
毛区健丽作为财务顾问,在雷2006年的融资过程中,无疑表现出了高超的财技:一方面设法阻止吴长江获得联想的投资,另--方面又趁着吴长江“火烧眉毛”,有计谋地让吴接受其底价人股;在入股过程中,将“顾问费"折算进去,可谓无本生意;之后再将手头股票“转卖套现收回本钱”,雷士上市之后手头剩余的股票便是巨额的“纯利润”,俨然是不动声色的“资本猎手”。
毛区健丽某种程度的算计让昊长江领教了资本方的手段,但是他似乎并未吸取教训,以至于几年后他又陷入另一个“资本局”却浑然不知。
(五)产业金融联袂布局
2011年7月21日,根据软银引荐,施耐德电气作为战略投资者、策略性股东,由软银赛富、高盛联合吴长江等六大股东,以4.42港元/股的价格,共向施耐德转让2.88亿股股票。施耐德耗资12.75亿港元,占股9.22%,成为雷士照明的第三大股东。与此同时,施耐德与雷士照明签订了为期十年的《销售网络战略合作协议》,据此施耐德的电气产品可以通过雷土照明旗下的3000家门店渠道进行销售。施耐德得以入股雷土照明,背后推手是身为雷土第一大股东的软银赛富合伙人阎焱。站在投资人的角度引进施耐德似乎拥有非常E当的理由,因为介绍各种资源给企业并且实现资源整合,原本就是VC/PE投资人给企业提供的增值服务之一。可谁也没有意识到,这种看似光鲜的“美满姻缘",对于吴长江而言却可能是一个资本“局中局”。从雷士照明的股权结构看,创始人吴长江早已失去第一大股东的地位,而软银赛富在雷土上市前就已成为相对控股的第--大股东。而吴长江并未意识到自己所处局势的危险性。
(六)雷士长江亡羊补牢
事实上,吴长江在施耐德入股不久后就已经意识到他对企业控制权的岌岌可危。2011年9月,施耐德中国区总裁朱海提名其下属李新宇出任雷士照明副总裁,分管商业照明工程及项目审批,这是公司的核心业务部门之一。吴长江终于开始意识到,施耐德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投资”而已。于是,吴长江开始在二级市场持续增持股份,以图重新夺回控股权。根据香港交易所披露的信息,吴长江通过两种杠杆的方式,用少量的资金增持雷土照明股票。2012年5月15日,吴长江在二级市场持股的比例超过19%,高于软银赛富的18.48%,重新夺回第-大股东的位置。但创业者与投资人在董事会的力量对比是2:4,这意味着企业的控制权落在了投资人手上。于是,创始人吴长江的最终出局也就没什么意外了。更为关键的是,吴长江空出来的CEO职位由在施耐德工作了16年的张开鹏顶替,施耐德进一步控制雷士照明的企图日益明显。
(七)一波三折峰回路转
2012年7月12日凌晨,吴长江首次公开回应“辞职门”表示,当时辞职是董事们要求自己回避--段时间。
随后,雷土照明董事会与员工、管理层、运营商等召开沟通见面会。会议现场,雷士员工和经销商代表要求改组董事会,呼吁吴长江回归,施耐德退出。雷士照明经销商拟定于2012年8月10日在深圳举行LED照明供需大会,将从全国几十家较有影响力的生产企业中挑选合适的公司为自己代工新产品。此举或许是又一次“逼宫”或者“自救”。
2012年8月10日是雷士照明现任董事长阎焱约定给雷土经销商答复的日期。按照经销商向阎焱提出的要求,阎焱需要答复雷土创始人吴长江是否回归和施耐德管理人员是否离开等重要诉求。阎焱曾约定8月1日回复,后推迟至10日,但雷土给经销商的回复依旧未见踪影。雷土经销商们似乎已预先得知这一消息。10日,一位要求置名的雷士西部某运营中心控制人透露,原定于当天举行的LED照明供需大会已经取消。
2012年8月,由于吴长江回归久拖未决,雷士采购管理中心供应商管理部及采购部陆续收到一些核心供应商的商务联络函,供应商表态不愿再冒风险与雷士继续合作,要求立即停止对雷士相关合作产品的供应,并且立即赔偿所有损失以及解决他们为雷士所备的一切库存,而部分雷士高管也计划本周向公司提出辞职申请。尽管如此,雷士现任董事长第二大股东赛富投资基金首席合伙人阎焱依旧未有松口,“一切以公告为准",雷土股东纷争陷入“死局”。
2012年8月15日,在创始人吴长江离职引发的风波持续近3个月后,雷士照明14日晚间发布公告,对吴长江的卸任缘由.员工等情况进行说明。雷士照明公告显示,“就董事会组成而言,董事会并不认为现在是一个恰当的时间来向董事会委任额外董事。”这意味着吴长江无法回归到雷士照明的董事会。
这一公告首次表态拒绝吴长江回归董事会。当天,雷士照明在港交所复牌交易,股票急跌,盘中最大跌幅近50%,收市仍跌28.37%,报1.01港元,创上市以来收市新低。雷士照明总股本为31.59亿股,按此前收盘价1.41港元计算,15日跌0.4港元,即复牌一天内公司市值蒸发接近12.64亿港元。
但是,吴长江对于董事会的决定并未理会,向媒体称他已知悉董事会的决定,但是他已经不想再理会董事会的想法,他将重新回到雷士工厂,执掌日常运作。8月17日,吴长江来到广东惠州雷士工业园内,满目都是“挺吴”横幅,“热烈欢迎我们的精神领袖归来”“吴总,雷士因您而生,因您而名,欢迎归来”。吴长江在此与三四十名雷士照明管理层开会,核心是要兄弟们坚守岗位。
8月20日,吴长江以个人名义组织供应商参加“雷土照明供应链恢复供货沟通交流会”,供应商承诺有条件恢复供货至吴长江发起的特别股东大会召开,如果届时吴长江仍无法回归雷士将放弃与雷士合作。
对于公司董事会来说,要让公司走上正常运行轨道,要与经销商、供货商及员工沟通,需要更多的积极作为。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他们的诉求非常朴实:公司稳定发展,能够为自己带来长期的较好的投资回报。其实,吴长江之所以要召集特别股东大会,就是在打这张牌。
就在雷士照明的风波不断之际,这--风波再度升级。2012年12月27日,国内最大的LED芯片产能企业之一香港德豪润达发布公告:购买NVCInc持有的雷士照明普通股3.73亿股,占雷土照明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总数的11.81%,交易金额为9.5亿港元.香港德豪润达将合计持有雷土照明6.333亿股,占其已发行普通股总数的2005%,成为雷士照明的第一大股东,吴长江则通过定增成为第二大股东。德豪润达表示,这是基于雷士照明的经营与发展的需要,符合雷士全体股东的利益。
随后,吴长江与王冬雷对外发表了近平一致的说辞:大企业之间合作、整合是LED行业由散乱到规范的必经之路。德豪润达与雷士照明各自优势互补,这次资本合作是行业整合的开始。-.切看起来都是这么美好。但两家公司此后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却出乎意料。其中,德豪润达20日临时停牌,27日复牌当天股价下跌3.99%;雷士照明20日当天股价下跌0.43%,27日更是跌了9.322%,收盘价报2.14港元。按此计算,德豪润达协议受让的那部分股份已经有浮亏,约为1.53亿港元。
事实上,就在几个月前,两家公司都刚刚经历一次“劫难”。雷土照明经历长达近5个月的吴长江“闪辞"风波,可谓伤亡惨重。其中,公司上半年净利润降八成,2012年的销售目标几乎不可能超过2011年。而德豪润达则在近期被媒体曝光-系列信披违规问题,包括存在日常经营重大合同执行效果不佳MOCVD设备参数未达政府补贴标准、“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存疑等。古人有云: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对于已经被牢牢拥绑的德豪润达和雷士照明来说,双方能否在股东利益,资源整合、经营策略和企业文化等方面尽快达成一致,结果是福还是祸很快便揭晓。
近两年,德豪润达的强项一直在资本运作和政府关系层面,在LED业务上的表现并不突出。此前,德豪润达计划2012年到位100台MOCVD,目前到位的MOCVD有80台,LED芯片直到2012年第二季度才开始正式量产,有实际产能的也只有其中的38台MOCVD。按照目前国内芯片厂商的机台数目,德豪润达暂时排行第二。但是,国内市场LED芯片产能过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德豪润达董秘邓飞称,目前公司芯片一部分自己使用,一部分则出口到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市场。
事实上,从德豪润达的财报不难看出,近几年所谓的“LED高业绩"不过是逢场作戏。除了巨额的政府补贴,2012年上半年德豪润达LED销售额仅为3.88亿元,其中子公司锐拓显示上半年显示屏业务贡献了其中的2.5亿元营收。按此推算,除去部分芯片及器件收入,上半年德豪润达在LED照明应用部分的营收仅在5000万~6000万元。
在雷士照明2012年半年报里,并没有指出LED照明收入。但记者从其毛利润表中可以看到,上半年LED产品毛利润为234万美元,仅占总毛利的4.06%。与自己的竞争对手相比,雷士照明2012年在LED上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对于吴长江来说,想要继续做大自已的照明产业,则必须尽快在LED业务上有所突破。雷土照明更希望德豪润达成为其LED照明的“加工厂”,但德豪润达在LED照明领域不尽人意的表现难免让人产生疑感:德豪润达的弱项能否弥补雷士照明在LED领域的不足。一位业内人士称,“这种以弱补弱的结合或许会让这两家企业更加难以自拔。除非王冬雷和德豪润达能够在接下来的产业整合大潮中再有“惊人之举’。
(八)动荡过去董事重执
沸沸扬扬的雷土内讧造出了长达小半年的话题,差点让好好一个品牌散了架。就雷士照明投资者和创始人之间的关系反思,犹如一场资本游戏,企业的开创离不开创始人,企业的发展又必须引来投资人。中国民企的创投关系还刚刚摸索起步,雷士照明的例子不是第一个,也绝对不是最后一个。当雷士三大股东停止隔空喊话,召开公开的视频会议握手言和时,雷士照明的资本闹剧才告一段落,吴长江已答应阎焱,很快将回归雷土董事会。
伴随着德豪润达的战略性投资入股雷土照明并成为第一大股东,王冬雷当选为雷士照明董事长。在王冬雷的力挺下,2013年6月23日晚,雷士照明公告,吴长江于6月21日的股东大会上当选执行董事,后出任雷士照明总裁。昊长江经历一年的波折,正式重返雷士董事会。2014年1月9日,雷士照明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吴长江出席了在重庆举办的雷士照明+五周年庆典,宣布了他一手创办的雷士在今后十年“打造世界品牌"的宏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