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熊市,牛股、熊股,往往是股民对市场感触最深的词语,甚至一些新股民很可能对股市并不了解,但对牛、熊也有自己的理解。所以笔者就从这个问题说起,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股市钱规则在个股操作上起到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其赚得更多。
牛、熊的由来与演变
股票本身有其内在的价值,并无牛熊之分。公司能够上市,发行股票,说明其本身是有价值的,而有价值就有炒作的机会。那么从根本上来讲,所谓牛股熊股只是个股本身存在牛市阶段、熊市阶段。用股市钱规则来解释,就是指资金进出的结果形成了个股的各个阶段。当资金持续流入,就会将股价持续推高,而当股价到达一定阶段,使得资金维系股价的成本提到无法支撑的境地,就会导致资金的撤离,股价自然也就下来了。当个股大面积地处于强势或是主要权重类个股处于强势时,就会在股指上有所体现,不断地发展下去就会形成市场的强势,进而市场就会进入牛市。而当市场牛市特性显露出来之后,又会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股市中,从而加剧个股和板块的活跃与更迭。熊市同样也是如此,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循环。
很多股民都会提出一个问题:是先有牛市还是先有牛股?依笔者看来是先有资金,资金去打造个股,而当个股成为群体现象的时候,影响的力度就扩大了,从而形成赚钱效应带动更多的资金(这在第一章介绍“交易成本怪圈”时有详细分析),也就影响到更多的个股,由此形成了整个市场的行为。只不过由于资金是无形的,当其发挥作用时,初期往往很难被投资者发现,所以它给投资者的感觉就是牛市到来了,大面积的牛股出现了。熊市也是如此,先有资金做空,初期很可能只是小范围的,而随后更多的资金效仿,如同多米诺骨牌倒下一样,当大面积的效果凸显时,人们才发觉“熊来了!”
由此可知,牛熊实际上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如图所示,牛生熊,熊生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牛市时同样也会有熊股,熊市中同样也会有牛股。那么对投资者来说,就有两大选择,即你是直接选股,还是先选“市”再选“股”。我个人比较提倡后者。因为这就好比抓鱼,你从养鱼池抓鱼总是比在未知的池塘中抓鱼要来得实际,而且很多时候我们不仅是要抓鱼,还要抓特殊品种的鱼(也就是获利大的个股),这就更需要我们有一套自上而下的操作系统。
实际上由此开创的“主体思维选股法”就是这样的一个系统,先帮你确定市场行情的性质,看看行情处于哪个阶段,然后确定热点和主线,再按照自身的特点从中选择相关个股。此时其实范围已经很小了,而且也已经确定了最具上涨潜力的个股,那么获利以及赚更多钱的目的就可以达到了。实际上个股上涨就是资金买入去支撑股价,而之所以会买入,就是对其个股价值的认可以及追捧,越多的资金认可其价值,股价就上涨得越多。换句话说,牛股实际上是大量资金对其看好,从而追捧所致这就好比拍卖,一个价格比一个高。而熊股则是资金普遍认为其“贵”,对其不看好,竞相将其抛售,导致价格越来越低。
此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究竟我们是先买股,再挖掘出其价值,等待其成为牛股,还是先找到体现出来的牛股,再买股。回答这个问题前,笔者先来帮大家明确一个概念,对普通股民来说,资金单纯认可个股的价值是不够的,关键是要看市场中大部分群体或者大部分资金的态度,只有得到他们的认可,其价值才能够体现在股价中,才会产生赚钱效应,也才会有更多的资金加入到对其认可的行列中,这样股民才能够赚钱(如图所示的牛熊循环一样)。若从这个角度来说,笔者认为股民平时应该在市场的调整期以及行情较差的时候,多做一些功课,可以忽略股价、涨幅和个股趋势,以板块为单位,研究该板块的内在价值点,然后延伸到个股。当然此时并不是要买入,而是作为一种储备。实际上我们一直在作这样的分析,目的有两点:其一,利用股市的调整期来进行“主体”优势的培养,充分利用时间;其二,由于行情往往来得很突然,这就需要快速判断。如果想提高赚钱的成功率和嬴利空间,就必须要在平时做好功课。
这样当相关板块的条件成熟,市场的资金环境配合较好的时候,你就可以果断出击,将研究成功地拿来使用,尤其是要重点选择那些已经开始显露“牛股”状态的个股进行操作,既可避免等待牛股体现的漫长过程,直接进入价值体现期,也能够赚得更多。所以股市中流行这样一则谚语:成功者总是熊市中勤奋,牛市中悠闲;而失败者则总是忙碌于牛市,麻木于熊市。真正的成功者,他们在市场处于熊市时会尽M减少操作,因为此时市场的赚钱机会很少,即使有强势个股,涨幅也远小于牛市。此时他们会刻苦地去挖掘有价值的个股,或者个股未来的价值点,并对其进行研究和备案。毕竟熊市的打压虽然残酷,但也充分地释放了风险。这样,当牛市到来的时候,他们就可以有的放矢;当有价值的个股得到市场中资金更多的关注并体现在股价上的时候,他们就可以果断进行买入等一系列操作。由于前面的大量储备和研究,此时的操作就非常简单了,而赢利却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