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股市操作?简单来说就是买和卖,其中的媒介就是钱,用钱买股,卖股得钱。因此,说白了,股市的操作就是钱的运动。那么各个账户中的钱是否都一样呢?有不一样的,也有一样的。不一样的是钱的来源、性质、规模,并可因此演变岀很多的分类;一样的是,所有的钱进入到股市中,目的都是统一的,就是为了赚钱。
很多股民总是在研究钱与钱之间不一样的内容,似乎觉得研究懂r这一点,跟随某一类钱就可以成功,结果却使自己迷失在数据中。笔者则认为,我们应该化繁为简,明确钱与钱之间的共性,从而抓住股市的重点。无论是普通股民、基金、社保、机构、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还是热钱、游资、隐形资金、上市公司和未上市公司,各路群体进人股市都是为了赚钱,甚至管理层也是为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利益而创建股市的。这句话,每一位股民都应该谨记于心,它可以让你看透一切股市现象,也可以让你在头脑发热时冷静下来思考,从而保护你的血汗钱不在股市中轻易被别人拿去。
具体来说,管理层希望通过股市的融资功能来实现更多大型企业的资源整合,将其做大做强,也希望通过融资平台给中小企业更多的发展空间,从而带动整个国家经济。上市公司要通过增发、再融资得到资金,扩大产业链或是模式升级;而未上市公司也希望通过IPO(首次公开募股)完成上市,从而获得非常便宜的融资渠道,同时也能够使大股东和一批股东投资资本快速增值,实现其价值。股民想炒股赚钱提高生活质量,QFII想在中国股市中掘金,机构、基金等希望在股市中实现资产的升值,热钱和游资则希望通过股市完成资金效率的最大化。因此,虽然在股市账户中的钱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别,但却都是目的明确地为了赚更多的钱而来,这就是共性。有了共性,就离找到规律不远了。
既然大家都是为了赚钱而来,那么另外一个问题就出现了:股市并不产生钱,钱的总数是一定的,一个群体赚钱了,那么其他群体就要赔钱。股市中存在“吸金法则”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股市对资金进行再度分配,资金在各个群体之间转移,从而形成赚钱和赔钱的区别。如果把进人股市的资金比喻成一个大蛋糕的话,那么投资者一人市,实际上看到的就已经不是一个完整的蛋糕了,而是一个被佣金收人群体(券商与交易所、国家税收)、上市收益群体(国家、上市公司本身、承销保荐机构、会计与律师事务所等)和“大小非”群体这三大群体吃剩下的蛋糕。这就注定了必然会有大部分的投资者要亏钱,用他们的资金填补被吃掉的蛋糕,只有少部分的人有机会去吃剩下的蛋糕。这样的矛盾如何化解呢?如果无法化解,那么股市就无法运行和存在下去,这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