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深化理论认为,在一个自由的、不受管制的金融市场体系中,市场的力量将使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储蓄资金将会自动流向收益最高的投资部门然而,虽然经过长期的市场化改革,至今为止,中国的金融抑制仍然比较严重,初级市场和转轨市场的特征仍然比较明显。在这样一种金融生态环境下,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必然受到其制约。进而言之,近年来中国股票市场的暴涨暴跌,很大程度上能够从这种金融抑制下的金融安排获得解释。
金融资产价格扭曲对股市暴涨暴跌有怎样的影响?
现代金融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对金融资产进行定价。根据威廉姆斯的资产的价值应该等于其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理论,任何金融资产的收益也应该等于该金融资产未来收益的现值之和;而现代财务学又认为任何金融资产的收益都可以分成“无风险收益”和“风险收益”两部分。由于“无风险收益”是一个确定性问题,所以,金融资产定价的不确定性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如何确定金融资产“风险收益”问题。实际上,从本质上说,金融企业,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或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机构的核心是对风险进行定价,并通过承担风险和分散风险来获得利润。金融企业风险定价机制的完善是金融市场完善的必备条件,但在中国,由于金融改革的滞后,几乎所有金融资产的定价都处在政府的管制下,金融企业风险的定价功能基本没有建立起来,由此导致市场上的金融资产价格长期处于扭曲状态。比如,银行业,从本质上说,存款人就是风险购买者,商业银行则是风险的出售者。由于每笔贷款都是个性化的,因此其风险也是独特的,好的风险定价只能是根据市场具体的情况对每笔贷款进行个性化定价。但在中国,由于存贷款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一方面商业银行既不能按照市场供求状况确定其存款利率,也不能根据贷款产品的风险大小确定其贷款利率;另一方面,在国家为所有商业银行提供间接担保情况下,所有商业银行都没有违约风险,所以,存款人也不应考虑违约风险因素。由此使中国商业银行基本没有风险定价功能。再比如,作为中国资本市场上最重要的金融企业,券商的经纪业务居然只是客户购买证券的一个通道,基本不需要承担任何风险,就能获得收益。这样的券商怎么会有风险定价能力呢?这样的券商还能叫金融企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