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上跟上大牛市并不难.难的是在历次熊市来临前总能全身而退,林园为什么总能在熊市到来前置身事外,这简直比发现一个翻8倍的大牛股更难。
国内外股市的统计大多显示,从长期来看,股市生态结构是,一成人赚钱,二成人打平.七成人亏损。因为大多数人受股市情绪干扰,总在暴涨时买入.狂跌时认赔出局。一波大牛市之后,往往有很多人破产。
即使纵橫市场近40年,战果辉煌的投资大师巴菲特也曾经短暂失败过,根据记录,他历年来在伯克希尔•哈萨维公司股东会上总共承认做了六项错误的投资决策。
这其中包括:一、投资不具长期持久性竞争优势的企业。1965年他买下伯克希尔•哈萨维纺织公司,然而因为来自海外竞争压力巨大,他于20年后关闭纺织工厂。二、投资不景气的产业。巴菲特1989年以35800万美元投资美国航空公司优先股.然而随着航空业景气一路下滑,他的投资也告大减。他为这一投资懊恼不已。有一次有人问他对发明飞机的怀特兄弟的看法,他回答应该有人把他们打下来。三、以股票代替现金进行投资。1993年巴菲特买下制鞋公司Dexter,不过他是以伯克希尔•哈萨维公司的股票来代替现金,而随着该公司股价上涨,如今他购买这家制鞋公司的股票价值达20亿美元。四、太快卖出。1964年巴菲特以1300万美元买下当时陷入丑闻的美国运通5%股权.后来以2000万美元卖出,若他肯坚持到今天,他的美国运通股票价值高达20亿美元。五、虽然看到投资价值,却是没有行动。巴菲特承认他虽然看好零售业前景,但是却没有加码投资沃尔玛,他此一错误使得伯克希尔•哈萨维公司的股东平均一年损失80亿美元。六、现金太多。巴菲特的错误都是来自有太多现金。而要克服这一问题,巴菲特认为必须耐心等待绝佳的投资机会。
翻开林园的投资经历.他总能在股市狂欢时悄然退场,在股市萧条时前来捧场。让很多股民羡慕的是,在沪综指1993年至1995年最大跌幅近八成和2001年至2003年最大跌幅逾四成之时,他都能置身事外,将牛市的果实保存下来。
“1992年,市场要扩容了,股票的供求关系要发生变化,就决定退出。2000年,市场不是以公司好坏来决定股价.而是按盘子大小来定股价,而且市场总市盈率偏高(40多倍),几乎找不到可投资的股票。”林园承认自己的选择有运气成分,但是,“远离股市,根本原因还是找不到好的股票。”
林园举例说,1997年2月底,他以20多元的价格大笔买入四川长虹,然后分批在60多元套现。选择长虹时做过精确的算账,对它每个月业绩都有跟踪,心里绝对有底。因此,长虹在1998年初遭遇进口彩电冲击利润大幅下滑时,林园早已获利了结。
但即使这样,林园仍觉得浪费了不少好时光:1990年代中期,林园怀揣自己从股市赚来的钱,一头扎进了西安市的房地产业.而这一转变差点让中国股市错过这位“股神”。回头看来,林园认为如果当初自己不去西安做两年房地产,林园可能就不是现在的林园。“也许我现在的资产还要多10倍。它耽误了我整整两年时间,让我和朋友的距离一下子拉开了。”
林园说自己规避熊市的绝招在于资产配置方法。"我的强项是资产配置,这是我最拿手的。很多人说我熊市为什么离开股市,实际上我也不知道。每次熊市,确实我都在股市以外活动,那时候我已经退出了股市。我说满仓,可能我又到别的便宜市场买去了。我经历了大概三次熊市,三次熊市都出来了。实际上当时我也是糊里糊涂的,我只是通过资产配置。”
“我现在强迫自己在12个月内,把30%资产配置到A股市场之外.比如港股。我估算这30%资产未来3年至少涨5倍,3年以后,这30%产生的效益包括本金.相当于我现在总资产的150%。哪怕我现在的70%全部亏完.这150%还是足以保证我的资金是增长的。”
“实际上2001年熊市开始时,我早在1997年已经做这个工作了。我也是强迫我自己干的,这种大的资产配置非常重要。它带来的效益就是老百姓讲的东方不亮西方亮。它能够把我现在的利润锁死。我这个办法这么多年就没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