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收益模型提供了一个较为完备的理论框架来表示未来预期的盈余与账面价值及公司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其具有最贴近企业内在价值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它还克服了传统价值评估模型无法充分利用财务信息的缺点,在会计学与财务管理学的估值理论之间建立了联系的桥梁。另外,它引导投资者要更加注重企业价值的创造,而不应该把过多的焦点和精力放在价值的分配上,这样有助于企业各利益主体之间实现共赢的局面。随着该模型的不断改进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通过实证检验一直认为:剩余收益模型评估方法具有一般评估方法不可比拟的明显优势。1995年,比利时著名经济学家伯纳得(Bernard Lietaer)评价该模型“代表了资本市场研究应遵循但未遵循的基本方向”;美国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也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撰文指出:“作为一种度量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指标,剩余收益模型反映了管理价值的所有方面。”
其具体理论贡献可以归为以下三点:
(1)把价值创造作为出发点,将股票价格反映为权益的账面价值与预期超常收益的一个线性函数,建立了估价同会计数据之间的联系,肯定了会计信息在公司估价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传统的估价方式如现金流贴现法(DCF)是从股利即价值分配的角度出发的,而剩余收益估价是基于财富分配与财富创造匹配的理念,将财富分配即股利与记录财富创造的会计数据联系起来,从而得到公司价值的过程。
传统估值模型认为,会计数据是会计处理的结果,受会计政策和公司管理者操纵的影响,其本身并不可靠,只有现金流量等才是用来计算权益价值的可靠数据。事实上,绝大多数公司都选择最适合本公司经营特点的会计政策和方法来计量业务和反映经营成果,其会计数据应是对公司的中肯评价,而对于那些不能深切了解公司业务特性的局外人(证券市场上绝大部分投资者都是如此)对会计数据的调整反而会降低数据的信息内涵。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市场很认同公司公布的会计数据,反而是投资者(包括财务分析师)不能充分理解已公布数据的内涵,当然,会计盈余对市价有很强的解释力度,但是解释力度最强的会计数据是资产的账面价值。传统的估值模型根本没有考虑资产账面价值对权益的影响,这显然存在不足,剩余收益模型正好克服了这一不足之处。建立在剩余收益模型基础上的分析发现,“在大多数国家,使用剩余收益估价模型得出的预测结果可以解释超过70%的具有代表性的股票价格变化”。
(2)剩余收益模型提供了一个有限期内进行公司估价的模式,提高了估价的准确性。
几乎所有的估值模型都面临着估计无限期的终值的问题。与贴现现金流量法或贴现股利法相比,剩余收益模型下终值的估计值往往只占总价值的很小一部分,这就使得分析避开了最为头疼的难题。这是因为在贴现现金流法下,终值包括预测期以外所有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而在剩余收益法下,该价值被分为两个部分:预测期以外的正常收益现值和异常收益现值。剩余收益法中的终值只包括异常收益,正常收益的现值已经反映在预测期内最初账面价值和账面价值增长率之中。因此在剩余收益法下,预测期内的当前账面价值和收益已经反映了很多在预测期以后预测获得的现金流量。另外,企业处于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根据微观经济理论,除非拥有特殊的技术和产业进入壁垒,当一个行业进入长期竞争均衡的时候,所有企业只能期望获得与资本的机会成本相等的收益。如果有些企业赚取经济利润,由于新的竞争对手不断加入及本行业内部企业扩大生产,企业的经济租金很难在长期内维持,因此企业的剩余收益期限一般不会太长,那么对终值的估计就简单多了,增强了模型应用的准确性。
(3)传统的估值模型大都建立在对未来股利或现金流量预测的基础上,因此需要有严格的假设把有关会计数据调整为股利或现金流量,而剩余收益模型则是把权益价值的计算建立在会计数据的基础上,其基本假设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