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中持续盈利的方法:评级下调更重要
一些最新的研究同样显示,那些有着良好荐股评级历史的分析师,更有可能发布表现更好的荐股评级。我在研究某一交易策略后发现,如果一位分析师上季度的荐股评级中,乐观倾向的前10%的股票都表现良好的话,那么在这一季度跟踪这位分析师的投资者更有可能获得超额回报。因为,那些表现不错的分析师似乎会将乐观情绪持续两个季度。之所以这样,有可能是潜在的价格动能,也可能是分析师占据了信息优势。
进一步的硏究显示,那些与其所跟踪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就读于同一所大学的分析师的荐股评级往往更加准确。然而,这一研究结果是在公平披露规则( Reg FD)通过之前得出的,其实用性现在有待商榷。公平披露规则要求上市公司在同一时间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向所有人披露影响市场走势的信息,这有效限制某些分析师的信息特权,有助于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公平披露规则通过后,所有分析师都只能在同一时间获得同样的信息。
到底是谁在使用分析师的荐股评级?很明显,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都会积极响应荐股评级公告。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剖析可以发现,个人投资者对上调的荐股评级的反应更积极,而机构投资者倾向于更多地关注荐股评级的下调。道理不难理解,因为一般来说,荐股评级上调后,经纪公司的销售人员就会有更多弹药来引诱更多的人买入某只股票,而荐股评级下调只能引起那些已持有这只股票的投资者的兴趣。
在中国,机构投资者主要指证券投资基金(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社保资金和中央汇金公司等。相比于欧美成熟的资本市场,中国散户的数量过多,机构投资者不足。上海证券交易所2012-2014年统计年鉴显示,2011-2013年散户持有的市值平均为20.7%,机构投资者持有的市值平均为156%,散户持有市值高于机构投资者值得注意的是,1000万以上的自然人持有市值比例仅为26%。此外,散户在交易额中所占比例高达80%以上,机构投资者仅为15%。
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对不同荐股评级的差别反应,使荐股评级的下调更具信息含量,因为这影响了那些经验更丰富的投资者。这种结果背后的原因很简单,机构投资者往往比个人投资者更富有经验。因此,个人投资者应该模仿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并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荐股评级下调上,而不是相反。也就是说,个人投资者更应该重视的是,分析师是否下调而不是上调了一只股票的荐股评级。
些研究显示,当荐股评级公开发布时,机构投资者的交易量会上涨。这表明荐股评级的变化对机构投资者来说很重要。净效果( Net Takeaway)是什么呢?荐股评级确实推动了市场,机构投资者会根据荐股评级的变化进行交易,并且下调比上调更加重要。
此外,对分析师的荐股评级进行交易是一种全球性的机会。在七个重要市场检验运用荐股评级数据的效力后发现,美国和日本的荐股评级的变化最有利可图。在法国和加拿大同样发现了积极的成果。在印度、巴西和澳大利亚,荐股评级的变化产生的价值有限。几乎所有的国际研究都证实了,在美国的股票市场上,荐股评级的变化远比荐股评级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