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羊群效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在证券市场,“羊群效应”经常出现。没有独立思考的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大觉地存在学习与模仿的现象,为了避免所谓的风险,盲目地效仿别人,有很强的依赖心理,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均把发财的希望寄托在别人的判断上,这既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又是缺乏判断力的心理在起作用,结果就是盲从。
有一则这样描写“羊群效应”的幽默故事。
一位石油大亨到天堂去参加会议,他一进会议室,发现已经座无虚席了,没有地方落座,怎么办?于是他灵机一动,喊了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了!”这一喊不要紧,天堂里的石油大亨们纷纷向地狱跑去,跑得比兔子还快,根本不加思考。很快天堂里就只剩下那位后来的了。这时,那位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过去,莫非地狱里真的发现石油了?于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狱跑去。
股市和投资中的“羊群效应”是最常见的,巴菲特有句很出名的话:“只有当海水退潮时,才会发现谁在裸泳。”这句话讲的就是那些跟风的人。股价疯狂上涨时,他们不停地跟进,结果一崩溃,他们就赔光家底、落荒而逃。巴菲特恰恰相反,他从不跟风,越是人们追着购买的股票,他越会保持距离,反而会在股价跌到谷底,人们纷纷逃离时,他欣然入市,收购那些股价便宜得像一张纸的股票。
也就是说,在资本市场上,单个的缺乏理性的投资者,他们总是根据其他同类投资者的行动而行动,在他人买入时买入,在他人卖出时卖出,很少冷静地分析赚钱的真正玄机在什么地方。
在证券市场出现“羊群效应”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例如,一些投资者可能认为同一群中的其他人更加具有信息的优势。“老林是有经验的股民,这些年来没少赚钱,听他的没错。”
“小李在证券公司熟人多,知道的消息肯定比我多。”出于类似这样的原因,人们就开始相信别人的眼睛,把自己的耳朵和眼睛统统捂上,跟在对方的屁股后面往前走。
“羊群效应”也可能由系统的机制引发。例如,当资产的价格突然下跌造成亏损时,投资者没有对市场进行审慎的分析和判断,而是为了满足追加保证金的要求或者遵守交易规则的限制,一些投资者不得不将其持有的资产割仓卖出。这是一种无奈的跟风,但其实是在遭到损失之后的被迫选择。有时又或因为股价的上涨,在群众投资股票积极性大增的情况下,个人投资者的能量迅速积聚,就极易形成趋同性的“羊群效应“。追涨时信心百倍蜂拥而至,大盘跳水时,恐慌的心理又开始连锁反应,大家纷纷夺门而逃,这时,跳水时的量能也无限放大,很容易就将股票杀死在地板价上,逃跑的人越多,大家集体损失的钱就越多。
股市上的“羊群效应”,本质上源于人性的贪婪。贪婪可谓是人性的一大弱点,也正是投资的大忌。因此,克服贪婪成为投资者必须学会的一种基本技能。
著名的市场专家和投资家詹姆斯·克拉默就有一句名言:“牛市赚钱,熊市也赚钱,但猪到哪里都会被宰杀。”这是对投资市场上那些身在羊群之中的贪婪者最好的忠告。
克拉默对此洞察于胸,每当他觉得某个人过于贪婪时,他就会播放一段猪哼哼的录音。他认为,牛市看涨赚钱,熊市看跌赚钱,就像巴菲特、索罗斯一样,有主见做多做空都赚钱。许多人问克拉默:"2000年3月,股市在高位运行只维持了短短10天的时候,你是如何知道应该收手卖空的?”克拉默不甚严肃也不甚犀利的答案是:“我不想变成猪。”言外之意,当别人都疯狂的时候,他不想成为“羊群”中的一员,当时,许多股票都涨到了不可思议的价位,在那个时候,人们有很多理由继续留在股市里,而且是一些看似聪明、合理的理由。但克拉默及时抽身而出,最终保住了胜利的果实。因为他既能克服自己的贪婪,又能与“羊群”保持距离。
2013年,中国证券市场A股上演了一场职业“羊群大赛”。这几年一些国内投资者正在认识价值投资,特别是职业投资家们在谈价值投资时,好像不谈贵州茅台,你就显得太不专业、太没品位了。这时大家都忽略了“羊群效应”,当羊太多了,“草”已经快吃完时,也是股票下跌的时候了。贵州茅台自2012年7月16日创出最高价266元后,历经300多个交易日之后,到2013年9月,在大盘没怎么下跌的情况下,这只明星股、绩优股股价最低降到130元左右。
贵州茅台从上市第一天34.51元的开盘价,到此后三年小幅震荡波动,再到加速上涨,并在很长时间里成为A股市场中的第一高价股,茅台的价值发现过程充分诠释了“好酒不怕巷子深”这句话,2012年达到历史高位266元,其在上市12年间股价较上市首日开盘价上涨了6、7倍。从信息面来看,国家出台反腐倡廉的政策后,已经对产品销售产生了影响,从技术面来看,股价也在高位运行。但机构、基金2013年还在踊跃参与,让人不解。
数据显示,2012年年报共有351家机构股东,2013年第一季度仅剩下97家,到了中报,又上升到306家,也就是说,在第二季度,至少有209家机构股东像羊群一样冲了进去,一大批被甩在200元股价山顶上。其中不乏很多自称为巴菲特的门徒,但他们可能忘了老师的那句话:不要选择热门股票!是的,对于买了贵州茅台股票的投资者,长期来说可能可以解套,但却付出了宝贵的时间成本和资金周转率。
这让我想起了得克萨斯的一个古老的笑话:
老师问比利·鲍勃:“如果你有13只羊,而其中1只跳出了篱笆,那么你还有几只羊?”
鲍勃回答:“一只也没有了。”
“唉,”老师说,“你显然还不会减法。”
“或许如此,”鲍勃回答道,“但是,我的确了解我的羊。”
可以看出,不但是普通投资者,一些投资职业专家也可能掉入“羊群效应”的怪圈。在这次“羊群效应”发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个体的选择本质上是出于理性,人们总是采取最保险的行为,但是形成一种群体行为时,却出现了非理性的特征。对于个体选择的理性和群体行为的非理性,凯恩斯指出:“从事股票投资好比参加选美竞赛,谁的选择结果与全体评选者平均爱好最接近,谁就能得奖。因此每个参加者都不选他自己认为最美者,而是运用智力,推测一般人认为最美者。”可见,人们的“羊群”行为是出于归属感、安全感和信息成本的考虑,个体会采取追随大众和领导者的方针,直接模仿大众和领导者的决策。就个体而言,这一行为是理性的(当然也有人认为是非理性的,关键在于角度不同),但对群体而言,却是一种非理性的错误行为。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教授加里·贝克尔认为:“人类所有的经济行为都是理性的,经济学家们之所以不能理解,是因为他们情不自禁地用非理性行为、粗心大意、愚蠢行为、价值的特别改变等臆断说明他们解释不了的现象,以掩盖他们知识上的缺乏,而这些臆断,恰恰暴露了他们所掩饰的失败。”他的观点虽然比较极端,但却可以让我们相信个体的理性行为是毫无疑问的,因为主观上他们谁也不想赔钱。事实上,当一个人观察现实很模糊时,大众往往就会成为信息,或者说为大众的行为提供了一个应如何行动的信念。就像在股市上,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个体无法根据有限的股价信息做出合理的决定,此时,从众就是一种理性的行为,虽然这种理性有迫不得已的意味。
所以,“羊群”行为经常是以个体的理性开端的,通过其放大效应和传染效应,跟风者们渐渐表现出非理性的倾向,进而达到了整体的非理性。在证券市场我们看到,当股价的炒作过度时,就出现了非理性的繁荣——股市泡沫。这就如同一片肥沃的草原上只有几只羊,应该说此时它们会吃得很饱,但是某天吸引来了一大群羊,这时候,草原就要被啃食成荒漠了。
在这个过程中,每只羊往这里赶时,它们的决定都是理性的,因为这里确实有丰美的水草,大家每个个体的初始判断都不错,只不过,对于群体来说,这却是悲剧,因为草不够吃。因此作为投资者,要努力成为第一个发现草地的羊,而不要不幸地成为最后进入草地的那只羊。
所以,一个真理是,当大家都认为某一件事是怎样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小心、独立思考、逆向思维,因为这时事实可能正好相反。我们在做判断时,一定不要掉进“羊群效应”的圈子。在证券市场,只有经得起这种锤炼的人,无论他做什么,都有可能成为真正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