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下行时期如何激发企业活力显得至关重要。1月12日在由中国经济时报社、国研经济研究院、中国经济新闻网主办,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方向与路径”分论坛圆桌对话环节,与会嘉宾围绕如何激发企业活力、企业家精神等话题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圆桌对话。嘉宾认为,国企改革过去几十年,始终探索公有制如何和市场经济相融合。当前,创新驱动发展、增强企业活力是根本,激励机制最重要的是激励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都是对人的活力的激发。
圆桌对话环节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袁东明主持,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卢永真、工信部规划司发展规划处处长姚珺、中国改革报社社长宋葛龙、山西省国资委副主任高春毅、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秘书长张琰光、恒鑫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束兰根参与了讨论。圆桌对话结束后,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季晓南发表了主题演讲。
企业改革围绕激发企业活力而展开
主持人袁东明抛砖引玉:“2019年是改革开放41年。无论是最早的承包制,还是后面的产业制度改革,都围绕着激发企业活力展开。到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驱动发展、增强企业活力仍然是根本,而激发企业活力最主要的是激励机制。”
卢永真表示,1978年国有企业开始实行承包制改革,初衷就是为了激发企业活力。后来又是利改税、租赁制,各种放权让利。1993年之前,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是两权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这才是第一次从产权角度去思考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第一个要求就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这都是对人的活力的激发。
“国企改革过去几十年,始终探索公有制如何和市场经济相融合。”卢永真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到混合所有制,国有资本、集体资本与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未来的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是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相融合,适应市场化、国际化的新要求。创新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支撑,创新最重要的是机制,机制最重要的是激励人。很多企业之所以做混合所有制改革,员工持股是非常重要的诉求。对于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早就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办法,但为何没有引起很大的反响,是因为这些年股市的波动,证券市场下行明显,导致激励手段没有很好展现出作用。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经济或将走稳,整个资本市场的状况、企业盈利状况也会改善。在这种前提下,如果做股票期权可能更容易实现。证券界的许多分析人士认为,市场未来一定会比现在要乐观。
袁东明对此表示,激励机制改革不是单向的改革,肯定是系统性的工程,涉及体制机制的改革,改革方案关键是企业要落实。
高春毅结合汾酒集团的实践谈到山西省在国企改革方面的经验做法。他表示,白酒产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市场化竞争比较激烈。2017年2月,山西省选择了汾酒集团作为契约化管理的试点,省国资委与汾酒集团董事长李秋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军令状”。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目标值,不是汾酒集团自行制定上报的,而是省国资委以出资人的身份,在了解全国白酒行业目前发展的状况、对照汾酒集团的现状、按照汾酒集团的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制定的。契约化管理也促使汾酒集团转变经营机制,特别是在激励机制上下功夫,比如二级单位销售灵活、给予销售员奖励,申报员工持股,进行股权激励。只要符合国家目前有关国有企业管理的政策,就充分使用。契约化管理让汾酒集团发生了质变,激发了企业的内生活力与动力,推动了汾酒集团的发展,2017年年底,汾酒集团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下一步,期待在国家层面,出台一些国有企业的激励政策,更加激发国企的活力与动力,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目标责任书不光是有激励,还有担子和责任、我们企业家的担当。很重要的是出资人对企业的放权、授权,没有出资人职能的转变,对企业的放权、授权、还权,企业还是束手束脚。很多即使有机制也难贯彻下去。”袁东明表示。
张琰光表示,国企改革就是要让能力得到更大的释放。2017年国资委和汾酒集团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其实是契约化合同,是责权利的统一。现在看来效果很好,三年的任务两年就完成了。只要给企业松绑,就能激发出更多的活力,还要有容错机制。
国企在高质量发展方面承担责任和使命
“国有企业在高质量发展方面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是重大的。”姚珺表示,国有企业考核包括产值、利润等,侧重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要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须在考核评价机制上做一些创新性设计,鼓励和引导国有企业聚焦主业,聚焦实体产业发展,聚焦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现在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飞速发展,美国、德国在一些领域里已取得先发优势。从基础环节、核心环节来看,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是很大。承载突破和掌握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的这些核心技术方面,国有企业应该承担排头兵的责任、承担引领带动的责任。中国制造业正在加快向智能、绿色、服务、高端方向升级迈进,在这个过程当中,要妥善处理好传统产业跟新兴产业发展的关系。很多国有企业传统产业的存量很大,要协调好新旧动能的转换,在积极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更加重视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业态新模式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姚珺还表示,现在经济运行面临着下行压力,新动能很多是依赖于创新、依赖于研发,这些成长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衔接的过程中,很容易实现新动能增速不够,旧动能降速过快所带来的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有经济将起到重要的稳定器作用。
企业家对整个企业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在谈到企业家精神时,宋葛龙表示,国家既有顶天立地的大企业,也有铺天盖地的中小微企业;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更有越来越多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一些西方学者强调企业家精神就是要追求卓越,还有的说要敢于冒险。中国的语境中表现为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包括工匠精神。要更好地发挥企业家的作用,首先,要加强企业家优质高效务实的服务,国家正在推进“放管服”改革,也包括建立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的制定。要有一个机制和程序,完善设计政策和信息的公开机制。其次,加强优秀企业家的培育,发挥优秀企业家的示范带动作用,包括加强一些企业家各方面的教育培训等。
束兰根表示,必须让国有企业进行行业瘦身,让国有企业聚焦主业。在聚焦主业以后,进一步瘦身就需要国家顶层设计。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国有投资运营公司已成立,可以把大量国有资本转化成社保资金,充实到社保里面去。
季晓南在演讲时表示,国企改革确实很复杂,国企、民企在什么程度上,能够真正做到公平竞争、规则均等、权利均等、机会均等,虽然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已经出来了,但还要解决深层次的问题。
袁东明总结称,一个具有活力的国有企业应具有以下特征:企业具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企业内部的三项制度改革要落实到位,有均衡持股的股权结构,始终坚持战略聚焦,战略眼光,聚焦主业,要有创新意识,要有风险意识。在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轮动的大背景下,有战略眼光非常重要,还要有企业家精神的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