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质押简单来说就是拿着股票去换钱,在我国,大股东还不需要失去经营权,投票权和决策权。这对于大股东简直不要太好。
大家应该都知道企业上市以后大股东身价暴增,几十倍很正常。然而,上市3年内大股东不允许套现,也就是锁仓3年。3年后,如果要减持还要事先公告,并且在90天内即便通过大宗交易也不能超过2%。况且,一旦二级市场听到大股东减持,价格偏高的股票通常会不断下跌。而大宗交易的价格通常也比二级市场上的价格要低不少,要想大幅套现,不但需要经历时间长,而且难保价格不大幅下跌,真的是得不偿失。而股票质押缺弥补了套现时间长,尽管股价可能会打个六折,但是上市后就可以寻求质押,在今年三月份之前可以100%质押,况且还可以继续管理公司,各项权利没变,何乐而不为?
大股东拿到钱后可以进行投资,收购什么的。原本是好事,但是缺乏监管的权力很容易致使公司盲目扩张,乱投资,毕竟,收购兼并等等策略一旦能推高公司市值,就能通过质押获得更多的资金。有些人一算,就算啥也不干,我就给你股票,我要资金也值。你说他们做何选择?
在我看来,股票质押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缺乏监督就不对了。金融机构应当控制风险,并且对自己用途跟踪,监管部门应当将决策权,投票权连同质押给金融机构,以便金融机构能够保证自己资金的安全。
从质押股份的性质来看,由于限售股的流通性较差,股票质押业务目前还是以流通股质押为主,流通股和限售股质押规模占比分别为69%和31%。
股票质押的资金来源主要为银行部门,占比预计约为60%-80%。首先,场外质押的资金直接来源主要是银行,场外质押业务规模占总体规模的一半左右。其次,场内质押资金有两大来源:券商自有资金;券商资管资金。从2017年的数据来看,自有资金和资管资金比重在1:1左右。而券商资管资金中有大部分资金也来自于银行。
在去杠杆背景下,企业流动性紧张,信用风险加大。与此同时,市场波动加大,股票质押的违约风险有所上升。在此背景下,质押人纷纷下调质押率,降低杠杆,提高安全垫。目前沪深两市平均质押率已由2017年的4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30%左右。
在市场急剧下跌的情况下,质押的股票市值跌幅较大,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面临的平仓风险加大,而市场对于平仓风险的担忧会进一步加剧市场波动。上市公司股东一般会通过补充质押、追加担保物、提前偿还和停牌等方式防范平仓风险。数据上看,可以看到在市场下跌情况下,上市公司进行补充质押公告次数也将快速上升。
股票质押的主要风险是平仓风险,影响平仓风险的主要因素有市场行情、质押率和质押比例等。在市场急剧下跌的情况下,股票质押的履约保障比例较低,股票质押面临平仓风险。而对于个股来说,质押率(杠杆率)越高个股的股票质押的风险越大。此外,一旦发生平仓风险,质押比例越高的个股容易形成较强的负反馈,受到的影响较大。
但是,股票质押触及平仓线时,质押方一般不会立即采取平仓措施。上市公司股东一般会以补充质押、追加担保物、提前偿还等方式防范平仓风险。此外,上市公司也可以通过停牌等方式,防范股票质押平仓风险。数据上看,在市场下跌情况下,上市公司进行补充质押公告次数也将快速上升。
质押率越高的个股,履约保障比例越低,更容易达到预警线和平仓线,遭遇平仓的风险越大。从目前沪深两市平均质押率来看,流通股平均质押率在40%左右,限售股平均质押率在30%左右。
由于质押比例较大个股的质押规模相对较大,所以在平仓抛售的风险下,可能形成较强的负反馈效应(平仓→股价下跌→更多股票质押达到平仓线→进一步平仓),促使股价急剧下行。此外,个股质押比例较大说明大股东融资需求越大,所以在面临平仓风险时,大股东可能没有足够流动性去补充质押,防止强制平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