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增长的来源
着眼整体
许多投资者看到了,上市公司盈利增长,但不知道盈利增长是如何得来的。
企业可以通过很多种方式获取盈利增长,如改变了营销员工的KPI考核制度,或是引进了新的ERP管理系统等。这些举措的结果最终都会体现在财务报表中。以上两种举措可能会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使得产品的销量增长;也可能增加企业的营销开支、无形资产摊销(IT 开支).使得企业的成本上升。
那么采用这些举措之后,企业的利润究竟是增长还是倒退呢?尚未可知!
企业的运营十分复杂,而且许多举措还是双刃剑。普通投资者不可能盯好每一颗螺丝钉。 放弃具体的、细小的运营管理细节,从运营结果去观察,更简单直接。
销量与价格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主要可分作量和价两部分:一是销售了更多数量的产品;二是单个产品的价格提升。这两者都可以作为盈利增长的来源。
许多上市公司的报表中都提到了分部产品的销售量,投资者结合分部营业收入,用简单的除法即可算出分部产品的平均单价。
情况一:产品的销售数量不变,产品的单价有所提高
出现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的原因: 一种是上游的原料成本上升,企业提升产品价格并将成本转嫁给下游企业或终端消费者。在价格上涨的同时,投资者还需要注意成本的变化情况。如果成本上升更多,那么盈利是倒退而不是增长。另一种原因是企业的产品供不应求,而产量短期内又无法提升。有时两种原因兼有,因为终端产品供不应求时,也会加大对上游原料的需求,从而提升原材料成本。
一些产品具有稀缺性,所以很长时间无法提高产量。如片仔癀,原料中有一味麝香,是国家保护动物麝的分泌物,每年的产量极少。
另一些产品短期无法提高产量,则是因为周期性行业的特性。当开工率达到极限以后,就必须建设新的生产线才能提高产量,而这个建设过程需要时间。
无论如何,情况一很难长时间带来持续的、高速的盈利增长。如果价格增速长期高于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增速,那么产品的需求面也会越来越小众,价格上涨的动力也终会枯竭。在选择高速成长型股票时,要注意考虑这一点。
情况二:产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了更多数量的产品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产品的竞争力强,抢占了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也可能是产品的市场需求空间扩大,因而也带动了产品的销量。有时两种原因皆有。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固定成本可以分摊到更多的产品上,使得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下降。除非其他成本上升,否则单位产品的成本往往随固定成本的减少而下降。
产品销量的提升给盈利增长的贡献,持续能力和增长空间都比较强。除非是已经步入成熟期或度退期的行业,而且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已经非常高,否则企业总能找到销量提升的空间。
在情况二之下,产品销量的提升,不仅增加了可获取利润的产品数量,还提升了单个产品的利润空间。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这种类型的盈利增长更健康,可持续性更强。
情况三:产品的销量和价格都上升
这种情况相当于情况一 和情况二的结合,具有前两种情况的特征,且结果通常比单独的情况一或情况二都好。
情况四:产品的价格下降,产品的销量上升
在大多数时候,如果产品降价促销,都会增加产品的销量。在增加销量时,会降低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分摊。因而在一定程度内, 如果单位产品的价格降低值比成本降低值更小,那么单位产品的利润率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所上升。
不同产品的价格需求弹性不同。价格需求弹性表示需求对价格变动的敏感性。有些产品价格需求弹性大,那么价格稍微下降,就会引起需求的大幅上升。这样的产品降价促销的作用也相应较大。同样,另一些产品价格需求弹性小,那么价格下降很多,也不会带来太大的需求变化。
企业在生产时,会充分考虑价格、销量、成本之间的关系。除非是高端奢侈品,否则只要降价可以提高单品利润率,企业必定会采取降价的措施来谋求更高的利润率,毕竟降价的同时还可以提升销量。因此企业会不断降价,直至达到平衡一继续降 价会使得利润率降低。
此时,企业又将直临另一个选择一利润率和周转率。
利润率与周转率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听说过“薄利多销’一这四个字非常贴切地解释了利润率与周转率之间的关系。
我们也经常听到诸如“某某行业是暴利行业”的话语。其实,如果不将利润率与周转率联系在一起考虑, 会有点“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感觉。
通常周转快的行业,利润率会相对较低。周转慢的行业,利润率会相对较高。
快周转型的行业,最典型就是销售和贸易类行业。许多此类企业的销售毛利率不到5%,净利率不到1%。除非生产商拥有很强的话语权,否则大部分销售型企业都能够赊账拿货,在货物销售完毕后,再将货款偿还给上游,然后继续赊账拿货进入下一个周转。销售型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有大量的无息负债一应付账款或应付票据。因此,对于大部分销售型上市公司来说,货物其实不占用自己的资本,越快完成销售,就越快拿到利润。
周转慢的行业,典型的有房地产行业。目前房地产企业的毛利率在20%甚至30%以上,净利率普遍在10%以上。但是房地产的周转也很慢。房地产的建设周期,从项目开工到竣工验收并确认收入,至少都在两年以上。如果按销售回笼资金的时间算,从投人土地款到销售额可以大致收回初始投资,业内最快也要一年半以上。
1%的净利润率,一年周转12次;12%的净利润率,一年周转1次,对于企业来说,总利润是一样的。
上市公司降低价格能够提升销量,加快周转率。反之,如果上市公司通过提价来获取更高的利润率,则不得不面临周转率降低的境地。一降一升之间,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总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x总资产周转率”,找到最佳的运营点。
投资者不能忽略周转率,仅仅通过利润率去观察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
降低成本
除了销量与价格,降低成本是盈利增长的又一重要来源。本章第一节,我们讲到了企业成本优势的九种来源,按照这九个方向去努力,刚好就是降低成本的九种方法。
降低成本与利润率增加之间并非简单线性相关。有时降低成本对推动利润增长的贡献非常大,有时则不然。例如:售价100元,所有成本合计90元,税前利润10元。如果成本降低10%,变成81元,此时税前利润变为19元,增加了90%,这个幅度明显更大。而当售价100元,所有成本合计30元时,情况又要反过来。产品的利润率越低,降低成本对盈利增长的贡献程度就越高。
降低成本的可靠途径,主要是通过提高生产规模从而产生规模效应;或者是提高生产、管理、营销等经营活动的效率。如果降低成本以牺牲产品的品质为代价,那么这种降低成本的方式并不值得投资者欣喜。
各种降低成本的方法之间,有时是相互掣肘的。如要降低人工成本,有时必须增加机械设备。当人工成本非常低廉时,用机械代替人工可能并不划算。但人工成本升高到一定程度后,情况又会变化。在研究上市公司时,大多数时候投资者都难以逐项搞清楚企业究竟如何降低成本。这时我们抓住主要矛盾一比较历年报表的单位产品成本变化趋势即可。
降低成本带来的盈利增长是无法持续的,并且贡献程度会随着利润率的提高而逐渐降低。因为成本不可能无限制地缩减。在选择高速成长型股票时,要注意考虑这一点。
最后,投资者需要注意,成本降低主要看单位产品的成本是否降低,而非看总成本是否降低。因为存在销售收入和成本同时降低的情况,而此时单位产品的成本却可能是增长的。
多元化
企业可以通过增加新的产品或服务来获取盈利增长,这种方式也叫“多元化”。多元化的产生可以是内生型的,也可以是并购型的。
多元化作为盈利增长的来源之一,其实与前文讲的“增加销量”是同样的作用。如果多元化的主体之间存在相同或相似的产销结构,并且可以利用共同的资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那么多元化同样可以获取规模经济效应。
多元化如果运用得当,可以在相近的业务单元之间产生协同效应,达到1 +1>2的效果。除了节约成本外,还可以丰富产品链,实现交叉销售,共享客户资源。例如,网易最早是做门户网站,腾讯最早是做通信软件,但如今游戏分部贡献的收入和利润都占到它们总量的一半以上。
投资者千万需要注意,许多企业不同的业务单元之间,仅仅是“看上去”具备协同效应,或者“看上去”能够实现交叉销售甚 至许多分析师也这么看。请相信我,真正能产生协同效应的多元化比投资者所能想象到的要少得多。有时多元化带来的管理混乱,机构臃肿等负面作用,甚至超越了它的正面作用。检验多元化是否具备协同效应,必须将上市公司的情况与竞争对手进行横向比较。主要可比项为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增长速度、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等。
如果企业的多元化战略跨越了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领域,且不能产生协同效应,往往被认为是“不务正业”。例如食品、房地产、纺织、高科技等行业相互间很难产生协同效应。许多价值投资大师都表示不喜欢“盲目多元化”,彼得●林奇称之为“多元恶化”。
多元恶化可能的不利后果主要有: (1)进入不熟悉的新领域,由于缺乏竞争经验,最初必然是新领域中最弱的个体之一: (2)经营精力分散,管理结构臃肿,结果荒废了原来的主业; (3) 收购多元化还可能面临收购价格过高的可能性;(4)如果多元化后使用同一品牌跨界经营,还会造成定位目标不清晰,丧失客户基础。
既然多元化可能带来这么多不利影响,那为何还有那么多企业选择跨界多元化呢?原因有很多,主要有:在原主业看不到突破口、新进人的领域更具吸引力、管理层想坐进更大的办公室、企业老板或实际控制人一直成功导致信心爆棚等。
跨界多元化成功的概率很低。只有两种情况可能例外:一是原主业已经是夕阳行业,逐渐凋零,企业面临转型,不得不跨界多元化。二是跨界进入处于产品生命周期成长期的行业,此时行业正处于“人人都能赚钱”的状态。
非经常性损益
非经常性损益也能够带来利润的增长。在“PE估值要注意”一节中提到过非经常性损益的各种情况。
非经常性损益带来的盈利增长是不可持续的。非但如此,如果非经常性损益第二年不再继续,那么盈利能力还会倒退回去。
通常金额较大、需要重点关注的四种非经常性损益有:出售资产、持有股票(交易性金融资产)价格上涨、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上涨、财税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