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每个公司我们先做基础的内在价值估算,其中,现金流和资本成本的测算依据是公司历史平均数,增长率则是依据分析师公认的预期数值。这种基础测算将让我们了解市场对公司有怎样的看法。
处理假定和数据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现实。在高科技泡沫中,很多时候分析师对增长的预期过于乐观。这种乐观的增长预期推高了估值,导致股价虚高。当公司的管理层无法完成华尔街设定的根本就不可能实现的增长目标时,他们要么篡改报表,要么漠视公司的股价急坠、权证变得一文不值。高科技泡沫的经历教会我们谨慎对待假定,采纳合理的预期。
在估值中,我们会变换增长率、营业净利率和资本成本,以观察这些数据的变化对内在价值的影响。变化的数据带来股票一系列的价值数据,而不是单一时间点的数据,使我们能看到哪些现金流和资本成本数据对不同的公司最为重要。给一只股票尤其是成长股估值时,我们希望选用保守的假定。
根据估值结果,我们将股票分为买入、卖出和持有三类。我们的排序只是一种假设,不要根据别人的估值而做出买卖决定,要依据自己的估值,尤其不能采纳根据过时信息所做的估值,就好比这本书所做的这些估值。投资者得根据自己的分析做出决定。
重申一下,任何投资的价值是预期现金流在做过风险和时间调整后的贴现总和。我们给微软和思科估值时,预期现金流是这些公司的税后营业净利减去净投资,贴现率是每个公司的资本成本的加权平均值。营业净利和营业收入很容易计算。第一,我们拿到公司的损益表,找到持续经营的收入,减去销货成本(CGS),销售、管理和一般费用(SGA)以及研发费用(R&D)。这样我们就得到了营业收入或营业净利(NOP)。一般像微软、思科以及麦当劳这种从事生产销售的公司,其主营收入是不包括利息收入、投资利息和利息开支的。
而像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和储蓄银行这些金融公司(FCs)的会计报告格式则不同于微软和思科这些公司的财务报告,利是我们估算金融公司价值时所做的调整。
1.计算营业收入。金融公司的营业收入包括所有常规收入项目,外加利息收入、获得的红利和其他投资收入。营业费用包括所有常规开支项目,外加利息开支。就计算营业收入而言,金融公司要比工业或高科技公司包含更多内容。
2.贴现率。由于金融公司的营业费用中包含利息开支,当我们计算营业收入时,把利息开支归入短期负债或长期债务并没什么区别。因为在计算营业收入的过程中包含了利息开支,金融公司的所有税后现金流都归属于优先股股东和普通股股东。这使得金融公司的贴现率等同于它的资本资产的成本。为了适应这个调整,我们在ValuePro2002软件里把待估值公司的长期负债并入了短期负债条目中,把债务放在短期负债条目里就使得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等于计算普通股和优先股的成本。
3.投资和折旧率。金融公司的地产、工厂与设备开支以及折旧显著低于其他公司。但是,金融公司的资本开支通常包括为了促进增长所做的并购。在这种情况下,并购的成本应该计入资本开支和对投资率的计算过程中。
4.调整资产负债表。多数金融公司的资产负债表里的资产和负债并没有做短期科目与长期科目的区分。所以,在计算公司的短期资产时,我们把总资产减去客户关系和无形资产,减去所有其他有价值疑问的资产,再减去诸如地产、厂房及设备这样的长期资产。
5.经营资本增加。由于金融公司的资产和负债不区分短期类与长期类,我们把经营资本支出调整为零。金融公司一般把所有资金都投资于其他金融资产上,多数具有流动资产的特征而不是地产、厂房及设备的特征。与制造企业或服务公司不同,金融公司的经营资本并不是支持营业的辅助工具。对很多金融公司而言,营业资本就是其经营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