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票市场起步相对较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不成熟性,决定了中国股票市场上对股价波动产生影响的除了一般性因索以外,还有一些特殊性的因素。正是在一般性和特殊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证券市场上的股票价格才表现出相对较强的波动性。这些特殊因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规模因素
我国股市自1990年创立以来发展比较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与西方国家成熟市场相比,我国股市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规模仍然较小。股市规模偏小的首要问题就是股市的稳定性差,价格波动性较大。对于非成熟市场,股市的干扰主要来自于资金净流人量(代表买方需求)与流通股本数(代表卖方供应)的变化。从整体上看,当资金净流人量增加而流通股本数不变时,股市市值将上升;当流通股本数增加而资金净流人量不变时,股市市值将下跌。从微观(个股)来看,当资金流人量增加时,股价将上升;当资金流人量减少时,股价将下跌。因此从理论上说,股市整体的规模越大,其稳定性越好,价格波动越小;个股的市值规模越大,其稳定性也越好,价格波动也越小。我国股票市场上出现的多次暴涨暴跌,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资金与流通股本之间的供求严重失衡导致的,这时股票的价格高低主要取决于追逐股票的资金量的多少,与股票的内在价值基本不相关。
2.股权结构因素
从政府的角度出发,中国股票市场设立的初衷是为了达到双重目标:是为国企脱困和发展募集资本;是继续掌握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以保障公有制占主导地位。因此,中国股票市场从设立之初就一直存在着特有的双轨制问题一流 通股与非流通股并存问题:同是A股股票被分为国家股、发起人法人股、社会法人股、内部职工股与社会公众股。其中只有社会公众股才能在二级市场上进行交易,形成所谓流通股。而流通股在上市公司总股份中所占比重相对较小,总体而言流通股市值仅占股票市场总市值的1/3左右。
双轨制的直接表现是非流通股一般以资产平价认购,而流通股则以现金溢价购买,流通股高溢价认购部分的价值就是获得了流通权。双轨制的直接后果便是导致了中国股票市场的高市盈率,即中国股票市场价格的相对高企。更为严重的是,双轨制造成了流通股与非流通股持有者之间的利益不一致。由于非流通股持有者的利益不能直接体现在股价上,所以他们对股价的上升与下降通常采取明显的投机态度一利用他们对 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权操纵股价按其意愿波动,以获得额外收益。
2006年实行的股改,使上述问题开始得以解决。
3.运行机制因素
影响我国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运行机制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交易机制缺乏对称性。根据《证券法》的规定,沪深市场的股票只能采取现货方式交易,禁止买空卖空行为,因此我国股票市场是只能做多、不能做空的“单边市”。由于没有做空机制,也没有股指期货等套期保值工具,因此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都只有靠做多或者说推动股价上涨来赚钱。同时我国股市还属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为操纵的迹象十分明显,在“单边市”下操纵的结果只能是把股价向上推升。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必然造成市场上股票价格的虚高。
第二方面,管理层当初设立股市时将其功能定位为“为国企解困服务”,从而造成市场准入机制的重大缺陷。上市 公司的额度管理和审批制度又进步强化了企业上市过程的非市场行为,使上市资格成为一种极为稀缺的资源。虽然一些上市公司业绩不佳,但由于其上市的“壳资源”的珍贵,使其股价居高不下,即使连续出现二三年亏损,被带上ST.PT的帽子,依然未被清理退市。退巾制度无法正常实施的结果是大量垃圾股票充斥市场,其较高的股价客观上夸大了市场整体的市盈率,助长了市场的投机行为,证券市场也不能有效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
4.政策性因素
有关研究表明,在我国,政策对股市涨跌的影响始终排在各因素之首,因此学术界和投资者将中国股市形象地称为“政策市”。“政策市”助长了股市中的投机行为,且有利好的政策信息披露,投资者将争先恐后地买入股票,短期内就将指数推高,致使股市泡沫迅速膨胀。“政策市”也为庄家操纵股市提供了便利,他们往往通过发布虚假的所谓“内幕消息”,将股价拉高出货,牟取暴利。从本质上看,只要股市为政府圈钱(为国有企业脱困、为社保基金筹资、为财政增加税收)的重要功能没有改变,那么管理部门就需要股市有一定程度的泡沫,政策也必将导致一定程度的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