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生活中,电子产品早已成为我们的左膀右臂,手机、电脑、电视、相机、DVD……由此带来电子产业的蓬勃发展。其中,作为产业链上的一环,电子元件扮演了最基础的作用。
芯控股国际有限公司便是这样一家专门为电子元件用户提供产品、服务及解决方案的商家,伴随着国内电子产品市场的日进千里,芯控股由香港一间小型营运商,发展成为一间拥有逾580名员工且2017财年录得的营业额达80亿港元以上具规模的集团公司,并于近日向港交所递交了聆讯资料集,意欲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谋求更大的发展。
收益增长显著,但毛利率降低
芯控股的主要供应商是世界最大的模拟IC公司,得益于供应商的创新、研究、生产能力,及芯控股自身的渠道、物流安排等优势,业绩增长显著。
于2015财年至2017财年业绩记录期间,芯控股录得的收益由52亿港元增加至81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则由51.7百万港元增加至82.0百万港元,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25.4%及25.9%。
于2015财年、2016财年及2017财年,芯控股各年度向五大供应商作出的采购成本总额分别为47亿港元、61亿港元及71亿港元,分别占采购总额的95.8%、93.9%及92.7%,而向最大供应商作出的采购分别为32亿港元、35亿港元及41亿港元,分别采购总额的65.4%、53.2%及53.2%。
收益增长的同时,芯控股于2015财年至2016财年录得毛利增加64.3百万港元或15.9%,于2016财年至2017财年录得毛利增加56.2百万港元或12.0%。但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购买价格的上涨幅度,销售价格涨幅较低,即购买价格上涨未全部转嫁给客户;及于往绩记录期间出售毛利率各异的电子元件的产品组合转变,客户更偏重低毛利率产品类型组合等原因,芯控股毛利率自2015财年的7.8%下降至2016财年的7.0%,并进一步下降至2017财年的6.5%。
从长远来看,得益于中国和香港地区工业、消费品、汽车及家电等下游产业的迅速发展,芯控股依旧面临着一个相对景气的市场环境。
市场景气,芯控股依然有增长潜力
宏观层面,中国GDP平稳增长,香港港经济于2011年至2016年逐渐复苏。受益于此,中国电子元件供应链市场的总收益于2011年至2016年期间持续增长,其数值已从2011年的人民币22,807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人民币30,65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1%。
受到下游客户的殷切需求以及包括中国国务院于2017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在内的诸多利好政策(促进各类电子产品升级)的推动,预计该市场到2021年将进一步扩张至人民币41,652亿元,2016年至2021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为6.3%。
目前,中国及香港电子元件消费市场就消费价值而言为世界最大。于2011年至2016年,中国及香港电子元件消费总值以5.7%之复合年增长率由人民币24,732亿元稳步扩大至人民币32,543亿元,主要由电子元件广泛的下游应用领域(特别是工业、消费品、汽车及家电)的需求所带动。工业、消费品、汽车及家电被视为中国市场应用电子元件的四个典型及主要下游产业,该等主要下游产业的发展预期将会支撑中国电子元件消费总额的增长。于2021年,中国电子元件的消费总值预计将达到人民币43,350亿元,2016年至2021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为5.9%。
总体来讲,芯控股所面临的是一个比较景气的行业,依托供应商优势获得持续增长是大概率事件。但值得注意的是,定位分销商角色,且主要供应商均为欧美公司,来自地缘政治的风险不可不防,比如美国政府对所进口的商品加征关税、限制投资等,可能对其财务状态造成不利影响。
■ 作者|董虹
■ 编辑|夏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