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大概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价值投资的有效性;第二,价值投资方法的思考,怎么走才是正确的;第三,价值投资的实践,主要是2005年之后针对资产管理的实践。
价值投资的有效性
首先想跟大家讲,价值投资肯定是有效的,市场上有很多资产管理的案例,具体的案例投资者可以自行网上搜索。目前国内已经存在坚定的价值投资者。价值投资的有效性。基本上价值因子在全球市场都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越成熟的市场,超额越小。美国市场近十年是超额收益最小的阶段,当然这里面有非常重要的原因,2008年美国的金融股较2007年高点跌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当时金融股看起来很便宜的,所以肯定是归类于价值因子最核心的。而这一轮的上涨又是由科技股引领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价值因子在美国市场的近十年是遇到最大挑战的十年。
中国资本市场的检验结果显示,用低估值价值投资策略做出的超额收益,如果在2008年1月上证综指6000点附近以1元买入,当上证综指跌到3000点左右时,这个策略的实际净值大约是3元,超额收益接近6元,就是一块钱可以变成三块钱。但有一个更重要的现象是中国有一批优质的股票从2006年至今涨幅惊人,比如格力电器、恒瑞医药、贵州茅台、伊利股份等,很幸运,这些股票我们一度、曾经或者现在仍然是我们的重仓股。
其实在中国做价值投资,最经典的、传统的方式是找不到投资标的的。只有通过巴菲特的方式,其实在中国做价值投资能真正赚钱的不是买价值股的,而都是买优质成长股的。现在市场上总是在区分价值股和成长股,这是不对的。真正的价值投资根本不会说成长股不能买,或者价值股不能买,也不会将成长股和价值股看成是冲突的。
成长是价值投资最核心的指标。因为中国市场非常特殊,几乎没有静态的便宜货,格雷厄姆的方式只有在大萧条之后谈股色变的年代是适用的,在之后的美国市场,格雷厄姆的方式也是不太适用。所谓的价值股是什么呢?就是静态的价值已经比较高了,只有市场非常低迷的时候你能以非常低的价格买进,甚至价格低于企业的运营资金。这种情况在股市成熟以后是不大出现的。在中国市场就更加突出了,如果说不考虑未来价值的贴现,按静态价值考察投资标的,几乎没有股票可以买。中国市场静态价值和公司市值相比基本上都是溢价的,没有什么折价的,甚至在2005年和2008年都非常少。所以,最终一定是要分析这些公司未来的价值,未来现金流的贴现占公司市值的比例越高,它就越像成长股。
只有买到真正的超级成长股,才能实现长期超额收益。比如格力电器2005年时的利润和现在的利润差了一百倍,即使它的估值从来没有提升过,股价都是靠业绩推动也能实现持续上涨。所以,格力电器难道不是一个超级成长股吗?它其实是一个超级成长股,根本不是什么价值股。
为什么价值投资在中国市场的回报比较高?这是与中国市场的特色有关的。一个特色是,中国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占比高,市场的情绪化特征特别明显,羊群效应特别大,市场典型的特征是牛短熊长。二是以趋势博弈为主,将博弈的方式作为盈利模式。现在的情况出现了很大的变化,那些想割韭菜的自己变成韭菜了,老老实实陪伴上市公司一起成长的机构,现在情况还不错。所以,有时候人不能过于聪明,资产管理行业不缺聪明人,缺的是“笨”的人,是大智若愚的愚。很多特别聪明的人,往往成为市场的牺牲品,或者难以长久。
资产管理行业剩者为王,做得越长久,尤其我们做价值投资的人就两个要点,第一个不亏钱,第二个做得长。市场诱惑很大,机会也很多,但是你把握不好,就容易踩到陷阱了。有市场本身受不了诱惑踩进去的,有自己走偏了进去的,也有法律观念淡薄踩进去的。
中国整体上市公司的资本回报并不是很高,这也有它的道理。因为整体来讲,中国的资金成本不是很高。美国市场的利率比较市场化,相对于美国的GDP增长而言,它的利率并没有那么低。而相对于中国的GDP增长而言,我们的利率是挺低的。当然还有体制问题,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要做大,不喜欢小而美,就喜欢大而全。即使民营企业也不是以资本回报最大化为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