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之道,刚者易折。惟有至阴至柔,方可纵横天下。天下柔弱者莫如水,然上善若
成功,等于小的亏损,加上大大小小的利润,多次累积。做到不出现大亏损很简单,以生存为第一原则,当出现妨碍这一原则的危险时,抛弃其他一切原则。
因为,无论你过去曾经,有过多少个100%的优秀业绩,现在只要损失一个100%,你就一无所有了。交易之道,守不败之地,攻可赢之敌。100万亏损50%就成了50万,50万增值到100万却要盈利100%才行。
每一次的成功,只会使你迈出一小步。但每一次失败,却会使你向后倒退一大步。从帝国大厦的第一层走到顶楼,要一个小时。但是从楼顶纵身跳下,只要30秒,就可以回到楼底。
在交易中,永远有你想不到的事情,会让你发生亏损。需不需要止损的最简单方法,就是问自己一个问题:假设现在还没有建立仓位,是否还愿意在此价位买进。答案如果是否定,马上卖出,毫不犹豫。
逆势操作是失败的开始。不应该对抗市场,或尝试击败他。没有必要比市场精明。趋势来时,应之,随之。无趋势时,观之,静之。等待趋势最终明朗后,再动手也不迟。这样会失去少量的机会,但却赢得了资金的安全。你的目标必须与市场保持一致,顺应市场的趋势。如果你与市场保持一致,利润自会滚滚而来。如果你看错了趋势,就得使用古老而可靠的保护伞--止蚀单。这就是趋势和利润的关系。
操盘成功的两项最基本规则就是:停损和持长。一方面,截断亏损,控制被动。另一方面,盈利趋势未走完,就不轻易出场,要让利润充分增长。多头市场上,大多数股票可以不怕暂时被套。因为下一波上升会很快让人解套,甚至获利。这时候,买对了还要懂得安坐不动,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交易之道的关键,就是持续掌握优势。 快速认赔,是空头市场交易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当头寸遭受损失时,切忌加码再搏。在空头市场中,不输甚至少输就是赢。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在一个明显的空头市场,如果因为害怕遭受小损失而拒绝出局,迟早会遭受大损失。一只在中长期下降趋势里挣扎的股票,任何时候卖出都是对的。哪怕是卖在了最低价上。被动持有等待它的底部,这种观点很危险,因为它可能根本没有底。
解套三大战法
1、全面清仓法:
当一只股票跌破30线或60线,必须高度警惕,如果股价跌破后的短期内不能收复,那么必须全部清仓。
适用于处于下跌初期的股票。
重要的技术位置和趋势线被跌穿,犹豫不决只会使亏损加大,日后操作更困难。
2、向下差价法:
前提:投资者可以准确的判断后市是向下走势。
如果股票被套牢,等待反弹,当股价到一定的高度时,先卖出,待其下跌即将反弹时再次买回。
反复使用这种低买高卖的方法,可以降低股票的成本,如果操作得当,总资金补回了亏损,就可以完成解套。
3、单日T+0:
根据股票实时价格的波动来做文章,本质还是降低成本。
100股被套,有两种方法:
1、先买入100股,待股价涨了,卖出100股;
2、先卖出100股,待股价跌了,买入100股。
可以反复使用这种方法,收盘数量和昨天是相同的,但是现金增加了,成本降低了,最后资金回补直到解套。
解套三大误区:股民被套牢的两种情况:
1、短期操作不利;
2、股市大规模崩溃下跌。
解套三大误区:
1、宁死不卖,早晚会涨回来。
这样的盲目自信对于解套不是好事。君不见中国石油,中国中车,亏损的都是自己的血汗钱,理性看待涨停,情绪化炒股要不得,调整不好心态就退市。
2、一跌就补仓。
在股市全面崩盘的情势下,补仓只能让情况越来越遭,越套越牢。
3、不设止损。
这是散户亏损的最大原因!
解套三大战法
1、全面清仓法:
当一只股票跌破30线或60线,必须高度警惕,如果股价跌破后的短期内不能收复,那么必须全部清仓。
适用于处于下跌初期的股票。
重要的技术位置和趋势线被跌穿,犹豫不决只会使亏损加大,日后操作更困难。
2、向下差价法:
前提:投资者可以准确的判断后市是向下走势。
如果股票被套牢,等待反弹,当股价到一定的高度时,先卖出,待其下跌即将反弹时再次买回。
反复使用这种低买高卖的方法,可以降低股票的成本,如果操作得当,总资金补回了亏损,就可以完成解套。
1、换股操作,弥补损失。
假如投资者发现手中被套的股票成了明显的弱势股,在短期内翻身的机会渺茫,就应当忍痛从速将该股脱手,尽快换进市场中有发力启动苗头的强势股,寄希望于从买进强势股中获利,以此弥补被套牢时的损失。
2、有卖有买,分批解套。
对于那些手上持股较多的投资者,不妨采取分批解套的方法,先将已经解套的个股分批地卖出,在卖出的同时,再另行补进一些强势股,这样做既可因买进强势股获利而弥补部分损失,又可避免因股票套牢而导致心态不好,影响自己下一步计划的实施。
3、被套个股中做波段解套法。
对于初入股市不久,技术并不好的投资者,或是你比较看好的一只个股卖了之后便涨的情况,可以使用被套个股持续做波段,反复的高抛低吸来降低成本,进而解套。
个股不会一直跌,也不会一直涨,熊市也会有反弹行情,我们要抓住每一波的行情来做好高抛低吸,降低成本,被动的等待解套,那只是来回坐火车而已。行情持续不好之时,更长时间的解套,既浪费了时间,也浪费了成本。
实战图解庄家建仓的方式:
1. 跌破平台建仓法。
一只股票在长时间的底部横盘震荡中,由于部分散户短线散户早已清仓出局,剩下的被套者会持股不动,还有一部分是长期投资者。这种情况下,庄家很难收集到足够的筹码,于是庄家便不惜成本,进行疯狂打压,让股价向下突破平台,让原本沉寂的散户引发恐慌性的抛盘,而庄家则乘机吸纳大量筹码。
2双脚探底式建仓:
双脚探底式建仓,就是双重底建仓,也称为W底;是指股票的价格在连续二次下跌的低点大致相同时形成的股价走势图形。两个跌至最低点的连线叫支撑线。
当我们碰到这种双重底建仓图形的股票,一定不能放弃跟踪!!一定要长期放在股票池里进行跟踪操作;只要它进入主升浪,就必定会成为一支控盘强势股。
3,三重底建仓:
三重底一般是双重底的延伸,大多数出现在行情不好的情况下,由于大盘不好,两次探底都难以拿到充分的筹码,故而再多做一次底;三重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逐步抬高式三重底,一种是头肩底;
投资者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现实中的投资者并非象有效市场理论中假设的那样是完全理性的,而是“有限理性”投资者。由于投资者是有限理性的,在其投资决策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导致出现大量认知和行为偏差。通俗地讲就是智力正常、教育良好的聪明人却经常做傻事。
巴菲特对投资者的非理性有着深刻的认识:“股市只是一个可以观察是否有人出钱去做某件蠢事的参照。当我们投资股票时,我们同时也投资于商业。”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 1998 年 9 月 16 日的股东特别会议上说:“我们希望股票市场上傻子越多越好。”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最终也表明了巴菲特是正确的,投资者在投资中经常会犯下非理性的愚蠢错误。行为金融理论研究表明,亏损的投资者往往是那些容易受到市场波动影响、经常出现行为认知偏差的人。现实中的投资者并非象有效市场理论中假设的那样是完全理性的,而是“有限理性”投资者。由于投资者是有限理性的,在其投资决策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导致出现大量认知和行为偏差。通俗地讲就是智力正常、教育良好的聪明人却经常做傻事。
行为金融学研究发现证券市场投资者中的常见愚蠢错误有以下几种:
( 1 )过度自信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总是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过度自信,过度自信几乎是人类最根深蒂固的心理特征之一。在投资行为中,投资者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高估自己成功的机会,认为自己能够“把握”市场,把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和外部环境在其中的作用。研究还表明,各领域内的专家往往比普通人更趋向于过度自信,金融专业人士(证券分析师、机构投资者)也是如此。过度自信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心理学基础,证券市场的巨大不确定性使投资者无法做出适当的权衡,非常容易出现行为认知偏差。过度自信是行为金融学中研究最多的认知偏差,市场上的很多非理性行为都是由投资者过度自信造成的,最典型的投资者行为是过度交易,推高成交量,导致高昂的交易成本,从而对投资者的财富造成损失。
( 2 )自归因
自归因( Self-Contribution )指的是人们总是将过去的成果归功于自己,而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的心理特性。投资者将投资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投资失败则归咎于外部因素的不利。这样,投资者的自信心将随着公开信息与自有信息的一致而不断加强;但一旦公开信息与自有信息相反时,其自信心并不等量地削弱。
( 3 )从众行为
从众行为指与大多数人一样思考、感觉、行动,与大多数人在一起,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这个概念被金融学家借用来描述金融市场中的一种非理性行为,指投资者趋向于忽略自己有价值的私有信息,而跟从市场中大多数人的决策方式。从众行为表现为在某个时期,大量投资者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或者对于特定的资产产生相同的偏好。
( 4 )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
过度反应是指投资者对最近的公司信息赋予过多的权重,导致对近期趋势的推断过度偏离长期平均值。投资者过于重视新出现的信息,而忽略长期的历史信息,而后者更具有长期趋势的代表意义。因此,投资者经常在坏消息下过度悲观而导致证券价格下跌过度,在好消息下经常过度乐观而导致证券价格上升过度。
根据过度反应的内涵,不难看出,在过度反应现象下,市场上会出现以下两种等价现象:
①股票价格的异常波动将会伴随随后的价格反方向运动,即超涨的股票在修正中补跌,而同时超跌的股票则会补涨;
②股票价格的异常波动幅度越大,在以后的反向修正中其调整幅度也越大。
这两点已被许多实证结果所发现,同时也是验证过度反应是否存在的依据。
反应不足则是指投资者对新的信息不足,尤其是证券分析师等专业投资者,他们往往对曾经处于困境的公司抱有成见,不能根据公司最近出现的增长而对原来的盈利预期进行足够的修正,导致低估其价值,而错过大好投资机会。
这两种现象的存在对市场有效性理论提出了挑战,因为这意味着在不同的市场中专业的投资者可以利用这些现象获取超额利润,却并不承担额外风险。
( 5 )损失厌恶
损失厌恶是指面对同样数量的盈利和损失时,损失却比盈利会给投资者带来更大的情绪影响。研究发现,同等数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等数量的盈利的正效用的 2 . 5 倍。
损失厌恶导致投资者放弃一项资产的厌恶程度大于得到一项资产的喜悦程度,使决策者更愿意维持现状而不愿意放弃现状下的资产,在投资中表现为买价与卖价的不合理价差。损失厌恶还会导致投资者过于强调短期的投资亏损,而不愿长期持有股票,更愿意投向稳定的债券,使其错失长期的巨大盈利机会。
( 6 )选择性偏差
选择性偏差是指这样一种认知倾向:人们喜欢把事物分为典型的几个类别,然后,在对事件进行概率估计时,过分强调这种典型类别的重要性,而不顾有关其他潜在可能性的证据。选择性偏差的后果势必使人们倾向于在实际上是随机的数据序列中“洞察到”某种模式,从而造成系统性的预测偏差。大多数投资人坚信“好公司”就是“好股票”,这就是一种选择性偏差。这种认知偏差的产生是由于投资者误把“好公司”的股票混同于“好股票”。其实好公司的股票价格过高时就成了“坏股票”,坏公司的股票价格过低也就成了“好股票”。
当然,在资本市场上,这些现象很少单独出现,而是紧密的联系交织在一起。认知偏差出现的原因,在于人脑的本质功能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进行统计计算,大脑处理视觉形象远胜于处理数字逻辑。在许多情况下,认知偏差是我们用以简化日常生活的必要方法,因此,可以说,认知偏差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认识过程的一部分,也是证券投资中决策过程的一部分。
如果投资者要想战胜市场,首先要认识到自己可能经常会犯的愚蠢错误,并尽可能保持理性,避免出现这些错误,尽可能减少行为认知偏差导致的愚蠢投资决策,才能战胜市场。
格雷厄姆认为,对待价格波动的正确精神是所有成功的股票投资的试金石。实际上“与市场博弈”就等于与自己博弈,因为每个交易者与其他交易者共同形成了市场。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一个独立的参与市场投机的一般或典型的投资者都不可能比公众更加成功。
格雷厄姆认为,成功的投资者往往是那些个性稳定的人,投资者最大的敌人不是股票市场,而是他自己。即使投资者具有数学、财务、会计方面的高超能力,如果不能掌握自己的情绪,仍难以从投资行动中获益。巴菲特将格雷厄姆的精华总结为:“合适的性格与合适的才智相结合,才会产生理性的投资行为。”
巴菲特指出:“一个投资者必须既具备良好的公司分析能力,同时又必须具备把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同在市场中肆虐的极易传染的情绪隔绝开来的能力,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在我与市场情绪保持隔绝的努力中,我发现将格雷厄姆的市场先生的故事牢记在心非常有用。”
巴菲特在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人》第四版的前言中写道:“如果你遵从格雷厄姆所倡导的行为与商业原则,你的投资将不会出现拙劣的结果(这是一项远超过你想象范围的成就),你的杰出绩效将取决于运用在投资的努力与智力,以及在你的投资生涯中股票市场所展现的愚蠢程度。市场的表现越是愚蠢,善于捕捉机会的投资者胜率就越大。如果遵循格雷厄姆的话去做,你就能够从别人的愚蠢行为中获益,否则你自己也会干出蠢事。”
由此巴菲特给出了自己有关成功投资者的定义:“成功的投资者往往是那些个性稳定的人,投资者最大的敌人不是股票市场,而是他自己。即使投资者具有数学、财务、会计方面的高超能力,如果不能掌握自己的情绪,仍难以从投资行动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