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外期权业务监管风暴正在刮向场外期权市场。
早在今年4月11日,证券业协会下发通知,要求券商中断与私募就场外期权业务的往来,存量业务到期终止,不得有新增业务。据悉,场外收益互换也在监管之列。
私募是场外期权市场的最大买方。在业内人士看来,作为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参与主体,一旦被排除在外,业务规模会严重萎缩、流动性丧失,对市场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股票配资
刚刚爆发
所谓场外期权,指期权双方签的是场外收益互换协议,即证券业协会2014版的SAC主协议、补充协议、交易确认单,协议的主要结构在交易确认单中体现。
场外个股期权自带杠杆属性,而且杠杆可以放得很高,最高可以达到20倍,无异于隐形的配资炒股。
据分析,我国场外期权自2017年开始爆发,年末存量交易笔数(5901笔)较年初增长247%,初始名义本金规模达到5011亿元。
私募是场外交易中最活跃的参与者,但不少交易游走在监管模糊地带:“虽然中期协于2017年9月发文叫停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与个人的场外期权业务,但市场随后又出现了应对措施,比如招揽个人投资者和一些合格机构签订委托代持类型的投资协议,以机构为通道,或以购买相关资管产品和券商进行场外交易;部分机构则利用互联网平台将场外个股期权违规兜给不具备风险承受能力的普通投资者,声称该类交易损失有限、收益无穷,门槛甚至低至500元,但一旦标的股票涨幅不敌权利金,投资者就会亏损。”
据《红周刊》报道,场外期权依据标的分为股指期权、个股期权,“其中营收的大头来自于个股期权。据我们测算,个股期权带来的收入是股指期权收益的20倍左右”,其中场外个股期权的主要交易对手就是私募。以2017年12月数据为例,当月新增场外期权合约手数中,私募基金占据了40%,远高于其他类型的投资者。
券商突围利器
2017年以来,券商资管业务受政策抑制,经纪和两融业务由于行情低迷而明显下滑,场外衍生品成为券商突围的“利器”。
场外期权比场内期权卖得贵,像豆粕、白糖期货期权,参与者以机构为主,价格压得很低,泡沫很少,即便这样期权卖方也有年化8%的收益”,股票期权收益率同样可观。
此外,对券商自营业务而言,引入场外期权业务后,股票不涨也能赚钱。业内人士表示,“半年期的期权收5%权利金,一年相当于多出来10%收益,”这也能部分解释为何2017券商自营业务普遍取得了不错的收益。他评论称,此次窗口指导“对二级市场影响不太大,但对券商自营盘的收益影响较大。”
据报道,场外衍生品市场的主要做市商为中金、中信、国信,华泰份额的扩张也很迅猛。
证券业协会发布的《场外证券业务报告》显示,去年12月场外衍生品交易量排名前五的券商分别为中信、海通、中金、国信、广发。
董京侃解释称,“中信自营股票池规模大,中金的撮合能力强,因此成为场外衍生品的主要卖方”。不过,从2017年初至年底,前五大券商的业务集中度从90%降至75%左右,表明有越来越多的券商开始分食场外衍生品业务。
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国信。
“国信证券对场外期权业务的倚重度也比较高,而且不久前国信投行部门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估计今年国信证券的业绩会比较惨”。今年1月底,国信证券公告称,因其保荐及财务顾问业务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公告还透露,涉案项目发生于2013-2014年,当年国信证券主导了5宗并购项目,其中*ST华泽于2017年7月被证监会作出行政处罚,涉嫌2013年报虚假记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