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结合自己经验,谈一谈中国投资者,特别是股票投资者一些常见的行为偏差,然后再谈一谈对投资者的几点建议。
1. 过度自信偏差
自信本来是一个优秀的品质,但过度自信,对投资者来说就是一个致命的缺陷。但是,更可怕的不是过度自信本身,而是认识不到过度自信偏差的存在。其实,过度自信与前面讲的“禀赋效应”有相似之处。所谓“禀赋效应”,简单来说就是,一旦自己拥有了某件东西,对其主观评价马上就不一样了,俗话说就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情人眼里出西施”也是这个道理。过度自信也是类似的道理。当看到不同观点的时候,投资者更加确信自己是正确的,无意识地去找别人逻辑中的错误。要知道,挑别人的毛病是很容易的事情,但很少有人会主动挑自己的毛病。过度自信使人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看不到自己的不足,更倾向做出冒险的行为。有一个调查,让人们评估自己的驾驶技能,结果85%的人选择高于平均水平。这怎么可能呢,这说明大家自我感觉都很良好,这就是过度自信。还有一个类似的调查,调查对象是大学教授,让他们评估自己的教学水平,结果95%选择高于平均水平。 那么,过度自信在股市里面的表现是什么呢?有过股票投资经验的学员应该知道“换手率”这个指标,它衡量的是交易的频率,交易越频繁,换手率越高。
众所周知,中国大A股的换手率是全世界名列前茅的,这主要是因为A股投资者以散户为主,他们的投资行为就存在过度自信偏差,所以人们常把散户比喻成“韭菜”,割韭菜其实就是利用了散户的行为偏差。建议:所以,就像凯恩斯“选美理论”所说的,重要的不是你怎么看,而是大家怎么看。也不要认为张三比你的经验丰富,靠炒股赚了不少钱,他让你买啥,你就买啥。更不要去相信那些自称什么“短线王”的股神了,基本上都是江湖骗子。经验有限的散户来说,最合适的方法就是做价值投资,选择有稳定现金流和安全边际的标的,做长期投资。 后见之明偏差与后悔理论
2. 后见之明偏差
除了过度自信,另外一个也很常见的行为偏差,叫做后见之明偏差,这种行为偏差会常常使投资者感到后悔。在股票涨的时候,后悔自己没有加仓。在股票跌的时候,后悔自己没有早点减仓。在股灾的时候,后悔自己没有清仓。当看到别人投资致富了,就开始不淡定了。这种后悔心态,在股市里面表现的很明显,那就是“追涨杀跌”。在牛市的时候,觉得未来牛市还将延续,投资者会找各种理由来证明加仓是正确的。他们会将股票中赚的钱全部用来加仓,觉得这些钱都是“庄家的钱”,不是自己的钱,亏了也没啥。结果,很多人在满仓的时候碰到跌停,一天时间可能就把过去一个月赚的全还回去了。这个时候,很多人又不淡定了,受不了这个打击,心里老想着,要是再来个跌停,就要亏本了,所以在收盘之前就逃之夭夭了。结果第二天看见反弹,又后悔了。心里又想,昨天可能只是牛市中途的一次调整,所以,又买进去了,结果……,一切皆有可能!这就是很多资深韭菜的真实写照。建议:这种心态大家一定要避免,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总是盯盘。前面在“损失厌恶”这一讲也有分析,说投资收益率与操作的次数成反比。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把APP给卸载了。
3. 过度反应偏差
第三个常见的投资者偏差,叫做过度反应偏差。 耶鲁大学的席勒教授写过一本著名的行为金融学著作,叫《非理性繁荣》,最早出版于200年,那时候正是互联网泡沫最疯狂的时候。当时他就在书中说,一路繁荣的股票市场 “一场非理性的、自我驱动的、自我膨胀的泡沫”。一个月后,代表美国新经济的纳斯达克股票指数由最高峰的5000多点跌至3000点,两年后,最低跌至1100多点。其实,类似事件并不是只有股票市场才有的,上一节课中提到的荷兰郁金香泡沫、法国密西西比泡沫,和英国的南海公司泡沫,本质上都是相同的。 为什么人们总会重犯同样的错误呢?席勒认为:人类的非理性因素在其中起着主要作用,而历史教训并不足以让人们变得理性起来,非理性是人类根深蒂固的局限性。席勒曾做过一项调查:当日本股市见顶时,只有14%的人认为股市会暴跌,但当股市暴跌以后,有32%的投资者认为股市还会暴跌。投资者通常是对于最近的经验考虑过多,并从中推导出最近的趋势,而很少考虑其与长期平均数的偏离程度。换句话说:市场总是会出现过度反应。而这种过度反应,与前面的过度自信是相关的。过度反应的一个结果,就是资产价格的超涨或者超跌,所以牛市里面也会有暴跌,熊市里面也会有反弹。但对于投资来说,认清趋势是最一重要的事情,但这并不容易。
建议: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说,一旦认定了趋势,不要因为短期的调整而乱了阵脚。但是一旦确认了趋势反转,也不能犹豫不决。 生存偏差与过度乐观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第四种偏差,叫做生存偏差,或者叫做幸存者偏差,这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
4. 生存偏差
有这样一个故事。二战期间,英美对德国实施了联合轰炸。为了增强战斗机的防御能力,美国国防部请来了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教授沃德来研究从战场中返回的战斗机。结果发现,返回的战机,机翼被打中的概率最高,而机尾则很少被击中。根据这个结果,一般人的建议,可能是,哪儿最容易被打中,就应该加强防范。所以,应该加强对机翼的保护。但沃德教授的建议恰恰相反。他认为应该加强对机尾的保护。仔细一想,你就会明白这背后的逻辑。因为,机尾一旦被击中,很可能就回不来了,所以机尾才是最致命的。而机翼即使中弹,也还能飞回来,反而不是最重要的部位。
建议:所以,投资者要认识到由于生存偏差导致的过度乐观心态,在作推断的时候,不能仅仅根据现有的证据,还要将你看不见的证据纳入思考范畴。言外之意,对于投资而言,我们能够看到的,很多都是成功的案例,而那些失败的,已经被市场淘汰了。所以就给人们投资大多数都会成功的感觉。殊不知,其实这只是凤毛菱角。这在基金行业特别明显。所以你会看到,基金在发表业绩报告的时候,都会写上“过去的业绩不代表未来”。
OK,以上就是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4个最常见的投资者行为偏差,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认识到自己的误区,从而做到理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