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是,在米尔顿·弗里德曼和安娜·施瓦茨闻名于世的著作《美国货币史,1867~1960》中,有许多篇幅的内容实际上支持了在大萧条期间美国承受的是贷款需求不足的观点。比如弗里德曼和施瓦茨讲述了当时的纽约联邦储蓄银行行长乔治·哈里逊(GeorgeL.Harrison)如何给其他地区联邦银行行长们写信,企图说服他们在1930年6月增加更多的流动性。但是结果只有亚特兰大和里士满的两名联邦银行行长支持他的建议,另外九名行长则大多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的请求。
比如当时的芝加哥(美国的第二金融中心)联邦储蓄银行行长詹姆斯·莫杜格(JamesB.McDougal)反驳道:“市场内部已经存在着大量的资金,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谨慎行事……作为联邦储蓄委员会应该采取更明确的姿态,只有在资金需求上升时予以支持,而不是在市场并不需要的时候注入更多的准备金。”同样的反驳也出现在旧金山联邦银行行长约翰·科钦斯(JohnU.Calkins)的回信当中:“在贷款利率低迷,资金数额庞大的情况下,我们不认为更低的贷款利率、更庞大的资金数额会有助于加速经济的复苏。”实际上,反映当时美国金融市场供求状况的短期利率从股价顶峰期的5%滑落到了哈里逊寄出这封信时的2%,而等到12个月以后,已经跌至1%以下。利率的这种急剧下滑也说明了当时资金需求的大幅度降低。
弗里德曼引用其他地区联邦银行行长们的反驳显然是为了表明,纽约联邦银行与其他地区联邦银行之间对于金融知识的理解存在巨大落差。总之,弗里德曼认为,除了与自己意见一致的纽约联邦银行行长以外,其他人都不称职。我之所以怀疑弗里德曼持有这种想法,是因为他从来都不认为资金需求会发生逆转;他的研究都是建立在借贷方永远存在的前提下,通过调查储蓄/准备金比率和储蓄/货币比率来解释经济的增长。
正如弗里德曼指出的,不仅是各地区联邦银行行长们不支持纽约联邦银行的看法,就连由全美主要银行代表组成的联邦顾问委员会也持有同样的观点,反对注入流动性。”也就是说,不管是政府还是私营部门,那些活跃于金融市场第一线的人们都已经觉察到了1930年间私营部门资金需求的大幅下降。他们意识到,在企业正忙于削减债务时,中央银行注入流动性的举措不会产生任何效果。哈里逊于1930年6月寄出的这封信显示自股市崩盘的八个月间,美国私营部门资金需求已经急转直下。如果考虑到当时银行危机尚未发生,这就更加证实了美国企业是如何迅速且自发地将它们的工作重心从利润最大化转移到了负债最小化上。与此不同的是,日本银行在20世纪90年代的贷款额一直等到经济泡沫破灭整整六年之后才开始出现下降。
甚至连身为纽约联邦储蓄银行行长的哈里逊本人也承认,当时的美国经济短期资金需求匮乏,即使通过市场操作注入流动性,也没有确凿证据可以证明经济状况将因此好转。不过这显然并没有阻碍他宣扬注入流动性的主张,他说:“我们看不出执行这一政策会有什么危害性,况且当前的经济形势如此严峻,我们必取任何必要的措施来扭转局势。28但是与那些70年后主张日本实行定量宽松政策的人士一样,哈里逊同样无法提出令人信服的理论依据来证明这一政策的可行性。
当企业动用银行储蓄来偿还债务时,银行储蓄和贷款都会随之减少。虽然一部分银行出于对发生银行挤兑的担优开始考虑回收,但是只要企业能够及时还贷,银行最终将会发现没有立即回收贷款的必要。如果银行没有进行贷款回收,那么企业也就不可能遭遇信贷紧缩的难题。这就是86.4%的受访企业在接受全美工业协会的调查时表示它们和银行打交道时没有遇到任何困难的原因所在。